第241章 圣旨一出,谁与争锋!霸气侧漏,吉尼斯哥!(第2/3页)

“汉委奴国王金印?这个金印,据说在天明四年(1784)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的。金印金印出土以后辗转百年,直至1979年一个家族的后人把它捐献给了岛国福冈市博物馆。可是历史学家却认为,这枚金印很有可能是当时伪造的。”刘颖作为艾奇奇视频的主持人,发表自己的观点道。

一时间,全球观众的目光,都落在了这位东方主持人的身上。

没有想到,一位华国的主持人,也有如此博学的历史知识。

“没错!这个观点一直存在,持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金印上所刻的是‘委’而不是‘倭’字。但多数学者认为‘委’和‘倭’相通,‘委奴国’即‘倭奴国’。但是,‘倭奴国’究竟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还是‘倭’之‘奴国’的意思呢,这又存在较大分歧……!由此可以看得出,这份圣旨的真实性,已经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了!”钱老侃侃而谈道。

一番解释之后,华国江省收藏协会会长钱老的名气,瞬间在全球范围之内,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

学者之名,瞬间声名远播海外各地。

而岛国的倭国之名,居然来源华夏历史朝代中的汉朝皇帝所赐奉,实在是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哼,钱老先生此言差矣吧!在我看来,这份圣旨的真伪,还有代考定!尤其是一份出自一千多年前的我们岛国先任天皇的圣旨上,怎么可能还要加盖一道‘汉委奴国王金印’印记!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刚川次郎面色极度难看,但其心里面却也在吃惊着一份圣旨中,怎么可能会出现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事情呢?

“哦,听刚川次郎先生的意思,是在怀疑汉委奴国王金印印记的真实性了!如此说来,如今藏于福冈市博物管中的金印,也是假的了?而且,为何当时的孝谦天皇,又不会在圣旨上加盖‘汉委奴国王金印’呢?”

“也只能说明一点,就是你们岛国当时的天皇,对我们大唐王朝的汉人天下,是十分崇奉和敬畏的。而且当时大唐文化之鼎盛,被誉为开元盛世!盛世之下,东瀛倭国委派了不少遣唐使来往于两国之间……并在当时大唐时期,也有一代高僧鉴真圣僧,也是在你们东瀛倭国皇室的邀请下,东渡岛国传播佛学信仰的,并被皇室封为大僧都,统领岛国所有僧人!可见在当时的岛国时代,你们岛国皇室对我们汉人朝廷、汉人文化,也是十分崇敬、臣服的!”杨邪突然站了出来,随即引经据典,说出了一堆的历史文献证据道。

直接将刚川次郎,抨击的哑口无言起来。

刚川次郎安耐住了恼怒之气,随即说道:“就算是如此,这份圣旨的真实性,还是有待考证的!”

哗然!

一时间,刚川次郎的无耻态度,被全球民众鄙夷了起来。

而人们对于杨邪的印象,也是突然剧增了起来。

“呵呵,看来刚川次郎先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了!如果刚川次郎先生想要力求证据的话,不如回一趟你们岛国,将汉委奴国王金印拿来对比一下,不就知道了!这样省的麻烦鉴定这份圣旨的真实性了!”杨邪冷笑道。

刚川次郎,又是一时间被说的哑口无言了起来。

而岛国方面,也已经派人将藏于福冈市博物馆中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急忙取了出去,并对比直播画面中的圣旨金印,进行了比对研究、鉴定了起来。

随之鉴定出来的结果,也是直接让岛国方面震惊不已了起来。

圣旨上的金印,居然是真迹金印无疑。

要知道,这金印可是很难造假的,而且汉委奴国王金印,也不可能被偷出去加盖到圣旨上。

也只有一点,这份圣旨的确是一千多年前孝谦天皇的亲笔圣谕无疑。

“杨先生你好!根据您先前所说,这份圣旨上的内容,是否也是犹如您先前所说的那样呢?如果真是如同杨先生的先前所说,那也就是说岛国收藏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其实才是一件东瀛倭国在飞鸟时代,高仿的藏品?而杨邪当铺中的藏品,才是一件从我们当时的大唐王朝传入东瀛的真品文物,只是最后在岛国仿造之后,又被带回了华夏!”媒体记者们,眼见势头利于华国方面,纷纷急忙提问道。

唰唰!!!

一时间,人们的目光全部落在杨邪的身上。

而刚川次郎的脸色,则是变得十分难看了起来。

李逸翔却是突然站出身子,气势咄咄逼人,道:“我提出质疑!先前杨邪可是说过,两件藏品都是岛国在当时年代的仿造品?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其中一件藏品‘曜变天目茶碗’,可是南宋时代的藏品!杨邪,这个你又作何解释呢?难道曜变天目茶碗,早在大唐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