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风波又起(第2/2页)

然而,有些人显然要比郭主任他们的速度快,那就是记者。郭主任他们在咖啡厅里的时候,记者们可都是在外面的停车场蹲点的。

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都能够进入奥运主场馆进行采访的。特别是国内刚刚兴起没几年的网络媒体,他们的记者可没有央电记者的资质,手中的预算也有限的很,甚至连往返各个体育场馆的交通费都要精打细算一番,对这些记者来说,守在奥运村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员参加完比赛都是要回到奥运村的,只要能在停车场堵到一个大牌运动员,采访到一个两个问题,那么他们几个小时就没白等。他们可不能像郭主任一样在咖啡厅里悠闲的等待,他们要抓到第一手的咨询,所以要分秒必争,他们会选择这外面蹲点。

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传统报纸需要一天才能够刊登的消息,网络媒体只需要一秒钟。而在张冠夺得奥运冠军的同时,国内网媒的跨国长途就已经打给了远在雅典的记者,网媒希望记者能够采访到张冠,若是采访不到的话,拍几张张冠回到奥运村的照片也可以放在网站上凑个数,算做是独家报道。

蹲点的记者也就只有那么十人左右,但此时他们一窝蜂的冲了过去,却显得格外的混乱,这马上引起了郭主任的鄙视与不满。

“真没规矩,也不知道让领导先走!”郭主任自言自语地说道,他口中的领导自然是他自己,不过记者可没有人理会郭主任,每一个记者都快速的冲向了刚刚停下的巴大。

“张冠!是张冠!快拍!”一名记者指着车内刚刚站起身来的张冠,示意身旁的摄影师概况拍照,虽然大巴车内的光线并不是太好,又隔着厚厚的一层玻璃,但丝毫不影响摄影师拍照的性质,一时间各种闪光灯如同元宵节的烟火般不停闪烁。

张冠走下车,好几位记者瞬间就为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出各自的问题,张冠却连一句也没有听清楚。张冠只能一脸笑容的向着记者的镜头摆了摆手,而旁边的于指导马上站出来,开口说道:“大家不要挤,先不要挤,先让我们运动员下了车,然后咱们先靠边,大家再问问题好吗?”

记者们也发现这样子是没法采访的,于是向周围让开,让运动员们先下车,不过镜头和闪光灯仍然对准了张冠在不停的闪烁。

“记者很多!这样最好。”从远处走来的郭主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郭主任觉得当着这么多记者的面宣读处罚决议,就好像当年开公开批斗大会一般,那种舒爽感无与伦比。

下一刻,郭主任快步挤进了熙攘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