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女图书馆员之死(4)(第2/4页)

杨漫说,这是我大学里穿的,今天打扫卫生找着了,穿上试了试,没想到宁宁一看见就哭了,还是大哭,就像那天把她一个人丢家里那样的哭。陆行知确实是累了,脑子反应有些迟钝,努力琢磨着这事儿的意义。杨漫又提示说,脱下来拿走她就不哭了,拿出来她又哭。她望着陆行知,好像要替他把话说出来,又怕他说出来。陆行知想到了,顿时后背发凉,疲劳突然一扫而光,陆安宁看见过凶手的鞋。

第二天,陆行知把鞋拿到了队里,给卫峥嵘看。卫峥嵘没明白,以为是莫兰案的物证。陆行知说不是,这双是杨漫的,凶手很可能穿的是这种鞋,宁宁看见这鞋就哭,条件反射了。以她的视线高度,可能凶手的鞋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卫峥嵘没否定陆行知的推测,拿起鞋看看。鞋的事儿,有个人比较了解,但是卫峥嵘一想起要去见这个人就头皮发麻。但为了工作,他还是带上陆行知去找了胡海霞。

胡海霞有个鞋摊,在一个卖杂货的便民大市场里。大市场在居民区里,像个大车间,有一个高高的顶棚,下面摊位混杂,从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到廉价服装、首饰、皮鞋都有。

胡海霞卖的都是不值钱的大路货,也卖拼错了字母的阿迪达斯、耐克之类。见到卫峥嵘,她气不打一处来,但当着陆行知又不好发作,便对卫峥嵘正眼不看,只跟陆行知说话。胡海霞对鹰力鞋倒是门儿清,也有感情,掰着鞋底子说,这是鹰力鞋呀,看质量多好,南都的老牌子,我卖了好多年呢,流行得很,满大街都是。前几年鞋厂倒闭了,又甩了一批,南都每家每户只怕都有这么一双!也就是说,想从鞋子找人,基本是大海捞针了。陆行知和卫峥嵘都挺泄气。旁边试鞋的一位大妈插话说,我老头

子就有一双,穿了十年了,耐磨呀。现在这鞋,动不动就开胶。胡海霞撇下卫峥嵘他们,赶紧维护商

业信誉,跟大妈说,开胶您找我退来!陆行知和卫峥嵘没别的问题了,便起身告辞。刚走两步,胡海霞隔空扔过来一句,来了也不给壮壮捎个玩具,心里真是没这个儿子!卫峥嵘顿了顿,又觉没什么可反驳的,只能低头跟陆行知走了。

接下来的调查方向,是南都图书馆。他们去前打过了电话,莫兰的前同事,一位四十来岁的苗大姐接待了他们。今天周末,图书馆正忙,苗大姐找了几处也没个方便的地方说话,于是把他们领到了书库里。书库占了大半层楼,一眼望去,几十排书架,满满地码着各类图书,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沉静肃立。

卫峥嵘被书库的巨大藏书量震撼到了,感叹说,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书。苗大姐说,外面人多,这儿清静,你们还是问莫兰的事儿?卫峥嵘说,对,您尽量回忆回忆。苗大姐说,莫兰这个姑娘,很内向,不爱说话,但工作认真负责,从没出过差错。她父母都是我们单位的退休员工,身体本来就不好,她一出事,她父亲当年就去世了。她母亲受了刺激,也不太正常了,今年我们还去慰问过,不记事儿了。卫峥嵘问,她有过男朋友吗?苗大姐说,没有,她不爱跟人交往,看她年纪也不小了,我们都替她着急,老给她张罗,她就是不愿意。

陆行知问,听说她喜欢侦探小说?苗大姐有些意外,说,不太了解。她回忆着说,莫兰空闲的时候手里总是拿本书,埋着头,记得我有一次看见书名是……《浪漫的告别》?是言情小说吧。陆行知说,应该是《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写的侦探小说。苗大姐将信将疑,显然对莫兰的这个爱好不大理解,觉得跟她的气质照不上。

陆行知望着一排排书架,拿下一本,翻到封底,抽出借书卡,看到上面竖排的表格里有每个借书人的名字和还书日期的小红章。陆行知眼睛一亮,问苗大姐,你们这里的书籍是怎么分类排列的?苗大姐说,按《中图法》分的。你要找什么?先查索引吧。陆行知说,这些卡片呢,如果填满了你们会保存吗?苗大姐不大明白陆行知的意思。陆行知解释说,我想看看侦探小说都是谁借的。苗大姐说,卡片填满了就扔了,没有保存价值呀。卫峥嵘听明白了陆行知的意图,说,你觉得是常来借书的人认识了莫兰?陆行知点头说,喜欢同一类书,就有共同的话题。

苗大姐还是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事儿能在她眼皮底下发生而自己却毫无察觉。她肯定地讲,从来没见过莫兰有男朋友,男性朋友都没有!卫峥嵘说,她有,而且很亲密,亲密到能给她画画。苗大姐不明白,卫峥嵘也没继续解释,画裸体像的事儿过于私密,况且跟她说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