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胤禛知道应该是设计图的原因,康熙才召见自己,“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起来吧,小四这是你画的?”康熙探究的注视着儿子。

“回皇阿玛的话,是的。”胤禛毫不慌乱。

“小四,朕要没记错,你应该没去过黄河吧?而且你更应该没有接触过这些,你为何会画出这份设计图?”康熙对于儿子的不信任很生气。

“回皇阿玛的话为什么要去过?就算没接触又怎么样?这只是儿臣突发奇想,儿臣是没去过黄河,可见过紫禁城的河流,在问问人,自然有人去过黄河,给儿臣描述一番就行了,儿臣也没多想,只是想着这是一大片河流,要怎么做才能防止河水上涨时溢出而已,就像茶水倒满茶杯溢出来一样,儿臣要做的只是怎么防止它溢出来,所以儿臣就想了想,然后就画了这张设计图。”胤禛理直气壮的忽悠康熙。

众人嘴角抽了抽,呵呵,防止河水溢出来,就像防止茶杯茶水溢出一样?为什么觉得他编的如此有道理呢?

“小四你就不怕你胡来出错怎么办?”康熙对于儿子与众不同的想法早已领略过,用手揉揉头疼的额头。

胤禛特别懵懂无知的问:“能出什么事?难道黄河堤坝的修建不需要皇阿玛您批准?儿臣就能指使工部直接做了?什么时候轮到儿臣当家做主了?难道工部的大臣都是酒囊饭袋?见到有问题也不说?那么如此明哲保身不顾百姓安危的朝廷命官,皇阿玛您还留着做什么?”不怕祸国殃民吗?

康熙:……为什么他觉得小四说的特别对,自己问的好傻?

众人:……为什么最后成了他们的错?好懵!求放过!

“所以儿臣只是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提供给工部看看,有可取之处就用,没可取之处就当废纸就行了,没半分影响呀!再说工部与儿臣有关系一分钱的关系?出了事也轮不到儿臣这个户部来负责呀!”这部门跨的有点远,胤禛一副我巨乖。

说的好有道理,竟无言以为。

康熙与众大臣满满的心累,合着他就只管天马行空的想?谁实施谁负责?好吧,这样也没毛病就是了!

“行,这次也算你歪打正着,这次的功朕给你记着。”康熙一向奖罚分明。

“儿臣谢皇阿玛。”这就心累了?要是知道他还可以利用时间空间魔法做出现代的武器,现代提高农业畜牧业的产品跟方法呢?皇阿玛是不是要怀疑人生了呢?

这感觉特别的不错,胤禛开始深思……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这小子莫不是还有什么更惊人的举动?康熙既期盼着,又特别的无奈。

胤禛只是这么想想,人活得何必这么累呢?走一步看一步,再说以他现在的魔法修为,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可能长时间多次使用这种魔法?这是会要命的!

“王爱卿黄河堤坝一事事关重大,容不得一丝马虎,办好了朕自有重赏,出了纰漏,朕也绝不轻饶,退下吧!”康熙恩威并施,这件事马虎不得。

“臣等领旨,臣等告退。”工部官员都知晓这件事的严重性。

他们退下以后,“启禀皇阿玛,儿臣知道您一直很注重西洋学,儿臣觉得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其实今儿的事也是结合了西方的数理而想出来,儿臣觉得这是值得推广学习的事。”后世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

康熙不赞同的蹙眉,“小四,西方的文化的确有可取之处,但咱们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再说还要学得会,不可顾此失彼。”他自己也只略懂而已。

“回皇阿玛的话,大清子民无数,总会有学的会的,儿臣也不懂那些治国之道,儿臣却明白皇阿玛的担心,儿臣更知道心悦诚服从不是压迫,而是自己本身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学识关系可大可小,学识能提高人的修养胸襟,但不是高学识的人都如此,也有心胸狭隘之人,儿臣记得刚进户部的时候,哪怕儿臣贵为皇子,依旧被户部官员瞧不起,但是后来儿臣所做之事赢得了他们的尊重,所以尊重爱护从来不是身份地位给的,而是自己做的,就因为皇阿玛爱民如子,就因为皇阿玛心有天下百姓,百姓才会如此爱戴皇阿玛,百姓要的从来只是安居乐业这么简单,今儿是儿臣大胆了,这只是儿臣自己的想法而已,还望皇阿玛不要生气,儿臣告退。”他知道大清前期有个戴梓,对机械方面特别的精通,他发明的武器被当做玩意,最后被人陷害流放,一生不得志。

这是皇阿玛犯下不可磨灭错误,也是大清后来被侵略毫无还手的原因,他不想戴梓还是如此。

望着离开的儿子,康熙的内心极为震惊,他一直都知道小四从小就很透彻,所以从小他就避让,最开始他曾怀疑小四故意为之,没多久他就知道这个儿子是真的心不在此,却没想到能透彻到如此地步,在这一刻他深深觉得这儿子的胸襟眼界自信远超当年的自己,他身上闪耀的那种自信,就跟当年的自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