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战而下(第3/3页)

方案出来以后,照例就由各位班子成员进行补充。

由于总体方案都是经过反复推演,班子成员想了一会,没有人提出异议和意见。

布置完工作,王桥特意强调:“强拆方案必须保密,离开了这间房子,大家各自准备,但是不准在任何公共场所谈起,也不要和家里人谈起。”

会议后,各位班子成员按照各自任务,开始去作准备。

晏琳有了具体工作,慢慢融入到城关镇这个集体当中。她与王桥始终保持着同事之间的关系,没有进一步接触。她经常暗自观察王桥:王桥在忙碌的工作中,给自己建了一个壳,让外人很能进入其内心世界。

九月二十五日,王二娃等人一直没有去茶馆打牌。

九月二十六日,王家大院有四个年青人和王二娃一起,到茶馆打牌。他们去这么多人的原因是上一次王二娃发现有外人来打假牌,准备报复。

公安局便衣通过内线摸到这一情况,专等王二娃这一伙人来闹事。当王二娃与外来一伙人打起来的时候,埋伏在周围的公安如神兵天降,将打架的双方一起带到了派出所,全部治安拘留。

王桥手里有个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了一个勾。得知王家大院有五个年轻人被拘留之时,就重重地在表上打了一个粗勾。

九月二十七日上午,文化局演出队来到了上周村,搭舞台,调音箱,传统岭剧演员化妆出现,引起喜欢岭剧村民大声喝采。对于文化局演出队来说,这是一次极为正常的送文化下乡,因为临近国庆,这类活动是免不了的。因此,高高兴兴与村民们交流。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一点钟,县卫生局组织的义诊也开始,由于有免费药发放,来了不少人。

二点钟,队伍在城关镇一处废弃工厂集结完毕。工厂所在地距离王家院子不远,十分钟就能到,平时工厂铁门紧锁,很少有人关注。

王桥坐在废弃工厂的临时办公室,接到前方报告,得知王家院子没剩下几个人时,便对王大勇道:“王部长,行动吧。”

城关镇、县建委、规划、市政、国土、公安等多部门工作人员出现在王家院子,按照既定方案,拆违工作正式开始。

二点半钟,参与执行人员到达执行现场后,按照界定的位置和范围,由负责警戒的工作人员对执行点布置警戒线,进行清场;

联合执法人员开始进场违章建将少量物品搬运到指定位置,登记,拍照。

七台挖机出现在现场,分头开始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由于事发突然,王家大院少量留守人员根本来不及反应,被拦在警戒线外。有骂人的,有哭的、有试图冲击警戒线的,由于力量太弱,无法阻挡住拆违人员的行动。有人家开始打电话,结果发现座机电话通通打不通。

整个拆违现场,联合执法人员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拆除工作安全有序。

三点十一分,王家院子所有违章建筑全部被拆除,抢建的房子变成瓦砾堆。

等到反应过来的王家院子村民回到院子,拆违人员已经全部离开。

这是一次极为漂亮的拆违成功案例,王桥得到消息以后,当场表态道:“晚上就在伙食团安排伙食,参加人员全部聚餐。”这顿饭喝了不少酒,唯一遗憾的是王桥滴酒不沾,不免有些无趣。

吉之洲得到消息以后,说了一句话:“事上无难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以后搞大型拆违行动的教科书。”

将房子拆掉后,风波没有完全平静。

第二天上午,王家大院来了近百人,聚在城关镇政府,讨要说法。

此时房子已经被完全彻底地被拆除,主动权就掌握在城关镇手里,不管要什么说法,都是一句话:你说我拆错了,把房屋的手续拿出来看。

闹了下午,王桥出面与王家大院对话,仍然无果。

第三天,王家大院百人前往县政府。

第四天,《山南都市报》发了一篇文章:《十年打工血汗钱,强拆后血本无归》

这些事情都是王桥预料之中的。由于违章建筑全部被拆掉,打口水官司已经不能影响全局,交由晏琳去处理。第五天,城关镇召开了全镇机关干部和村社干部大会,总结表彰了拆违工作,放映了拆违时的录相,将城关镇政府拆违决心传达到每个村社。

国庆节以后,王二娃从拘留所出来。得知发财梦破碎,就红着眼,提着菜刀,在城关镇政府办公室对面坐等王桥。

他手里拿着一张登有王桥相片的《昌东日报》,只要这人出现,立刻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王桥没有意识到外面的危险,与晏琳在一起研究了山南都市报的事情。王桥道:“山南都市报是成心的,上次吃了个哑巴亏,这是要找场子。”晏琳道:“我去找了省委宣传部的林姐,由她出面,约一约山南都市报的人。”王桥道:“林姐,是不是林玥?”晏琳道:“是林玥,她在省委宣传部很有影响力,听说要外放提拔。她只要出面,问题应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