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未接的电话(第2/3页)

王桥也是一镇主官,辖区内有超过十万人,有无数大小企业。就算严格采取各种安全措施,还是有可能出现事故,如果事故严重,主官难逃责任。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也要时刻小心权力带来的杀伤力。他暗道:“要赶紧布置一次安全大检查,每个企业都要查到,该发整改通知书的就发,该停业整顿就停业,手腕必须要硬。”

吉之洲从里屋出来,道:“走,县委招待所,给邓市长汇报。”

在前往县委招待所的时候,他又给王桥谈了彩创之事,特别强调不能因为向阳坝冷库之事。放慢了工业强县的步伐。工业强县是县委通过的决定,必须不折不扣地推进。而在推进过程中当前最关键的步骤就是企业落地。

在交谈中,很快就来到了县委招待所市长邓建国所住的房间。

向阳坝冷库事件发生后,邓建国一直在现场处置,中途回到静州市委参加了一次处置工作研究会,会议结束以后,又回到昌东。

向阳坝冷库是邓建国出任市长以来第一件大事故。他可以预料到这几年肯定还会有事故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邓建国清醒地认识到,出任了市长并不意味着就马上具备了市长的知识能力储备,必须还有一个在干中学和学中干的问题。

当市长为什么能力提高很快,是因为处在这个拉置上接触的信息量极大,上级的,下级的,平级的,各种信息都要在市长这里汇总。信息量比起在工业学院当书记之时要猛然间扩大很多倍。另外,各种需要处理的事情如开闸之水流流不断地涌出来。在应对各种事情之时,市长的能力也就会慢慢提高,除非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

等到吉之洲带着王桥来到房间以后,邓建国摘下眼镜。放下手里的材料,静听两人汇报。

首先是由王桥谈向阳坝冷库遇难者的安抚工作,邓建国最关心的是稳定,强调不要引起群访事件,特别是不能发生越级群访。

再由吉之洲谈整个向阳坝的处置工作,包括事故原因、处理意见、工作汇报、经验教训、下一步工作等。邓建国提出的重点有两项,一是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二是严查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安监部门、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有什么责任就追究什么责任,绝不姑息。要通过严格追究,让所有干部都警醒起来。他还特意点到了柳阳镇书记汪彪和镇长陈显锋的名字。

听到邓建国点到柳阳镇两位主官的名字,王桥只能再次为这两人叹息。

谈了工作,三人就在县委招待所的小餐厅点了餐。吉之洲不知以什么渠道得知了邓建国喜欢吃老式涮羊肉,就特意让小餐厅弄了一套涮羊肉的小锅,又去宰杀了一头本地山羊,最鲜美的那部分用来涮火锅,其他部分则用来红烧和煮汤,作为小餐厅中午的主菜。

开始涮火锅后,气氛变轻松下来,三人谈了些趣事。

吉之洲通过这次涮火锅,才知道王桥和邓建国原来以前就认识,还知道他们两人都是书法爱好者,还知道王桥能写一笔漂亮的书法。

吃午饭时,刚刚与两位领导分手,王桥又接到通知,去参加了下午的全县安全生产检查大会。会议是针对向阳坝冷库召开的,由宫方平副县长通报了事故前因后果和当前的处理情况,然后要求对全县所有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大排查。

王桥这两天是连轴转,坐在会场时,在主席台嗡嗡讲话声中好几次都差点睡着了。他用力地去掐自己的胳膊,这才避免睡着并在大会场上发出鼾声。

在县里开完大会,王桥随即回到城关镇,召开了全镇安全生产检查大会,将县里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分解,迅速安排布置了下去。

在城关镇开会的时候,他泡了浓茶,以此来强打精神。

晚餐,请所有参战的民兵在新建成的伙食团聚了一次餐。这一次城关镇民兵们表现突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王大勇提出请民兵们聚一次餐时,王桥满口答应。

陆续参加救援的民兵有一百多人,摆了十几桌。城关镇伙食团成立不久,伙食水平还是不错的,准备了鸡、鸭、鱼,还有蹄髈、烧白、红烧肉,都是能满足民兵们肚皮的实在货。

王大勇陪着王桥,依次给民兵们敬了酒。

晚餐没有结束,王桥提前离开,原因很简单,他实在是太困了。回到家里,他将手机放在床头柜上,立刻就进入了梦乡。

九点,手机响了三次,都没有将王桥叫醒。

李宁咏在中午陪山南都市报陈兆顺吃了饭以后,就没有回市委宣传部。她回到昌东的家,洗了澡,睡了一个大觉,晚上又和二哥一起吃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