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代市长(第2/3页)

“这个工作,目前主要是晋才同志在负责的。”严玉成十分大气,在省长面前也不藏着掖着。貌似他才是领导小组的组长。

廖庆开便望向老爸。

老爸沉吟一下,说道:“廖省长,目前我们选定了六家经营困难的国营企业作为改革的试点,其中工矿企业四家,分别是市农机厂,市矿山机械厂,市工具厂和一铸管厂。商业领域,选的是市百货公司,还有一家是国营五峰林场……”廖庆开点点头:“嗯,选的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目前市农机厂我们采取了承包的方式,由腾飞实业总公司下属一个分厂的厂长柳兆敏携资承包,订了三年的合同,生产小型农用机械和建筑机械,离退休工人的工资都由工厂自行承担,组合下岗的工人,按照自愿原则,愿意买断的,根据工龄一次性付清买断费用,自谋出路。不愿意买断的,按照基本工资发给百分之五十的生活费,以后工厂经营好了,可以再安排回来上班……”廖庆开又点点头:“这个承包的厂长,很有魄力啊!”这话老爸却不好置评。

原因无他,柳兆敏就是我的二堂哥,老爸的亲侄子。

所幸廖庆开没有在此事上继续纠缠,问道:“那其他企业呢?”

“矿山机械厂采取破产重组的办法,由工人推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低价处理库存产品,压缩规模,关闭不必要的办事处和门市部,门面出租,套取一部分现金,以便恢复生产。市财政方面,也会给予一定的扶持。精简下来的一些人员,安排去跑销售,目前已经和宝州矿务局下属的两个煤矿签署了常年供销合同……”老爸一一道来,如数家珍。

“市工具厂采取的方法是和向阳县红旗乡五金工具厂联营,红旗乡工具厂是集体企业,这几年办得很红火,销路顺畅,产皮质量也好,用户满意度很高。这次和市工具厂联营,主要是借助市工具厂现有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扩大生产。市工具厂不需投入现金,只以固定资产入股,红旗乡五金工具厂则投入资金,派出管理人员接手市工具厂的经营管理。双方按照出资比例分红。联营时间也是暂定三年,如果以后不联营了,再行分拆。原市工具厂的主要负责同志,调回市轻工业局重新安排工作,以免影响新工厂的经营管理……”廖庆开听得很是认真,忽然发现严玉成似乎有话要说,便笑道:“玉成同志,有什么话就说嘛……来来,小俊,菲菲,吃糖,别客气啊……”呵呵,难为省长同志还记得如今是大过年的,小俊还则罢了,菲菲已经略有点不耐了。

好在小丫头也知道,在省长家里做客,是不能“早退”的。

严玉成笑道:“其实也不是要紧的话,我就在想,我们这个干部制度是不是也该改一改了,像工具厂这些个负责干部,经营管理不善,将一个好好的工具厂折腾得半死不活,临了,还是原职不变,只是换了个单位罢了……”廖庆开掏出一支烟来点上,缓缓道:“这是个体制问题,不好改。工具厂经营不善,也不能完全怪罪他们几个,这有个大环境的影响……”严玉成道:“这个我清楚,也就是随便发发感慨。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啊……”

“是啊,任重道远啊!”廖省长正在吞云吐雾,不防廖夫人在一旁说道:“庆开,要自觉啊,这可是今天的第七支烟了,马上就到定量啦……”一干人等顿时愕然。

廖庆开苦笑道:“没办法,家里管得严啊!”大家便呵呵地笑了。

根据简历披露,廖庆开今年六十岁,廖夫人关心他的身体,控制抽烟的数量,也在情理之中。

廖庆开猛吸了两口,恋恋不舍地摁灭了烟蒂,对老爸说道:“晋才同志,接着说。”廖夫人便及时递了茶水给他。

老爸收起笑容,说道:“一铸管厂眼下已经扭亏为盈,进入良性循环,我们选这个工厂做试点,也是想摸索一些生产自救的经验……”廖庆开看了严玉成一眼,笑道:“玉成同志,虎父无犬子啊!”严玉成尽管大气,对省长同志这般夸奖,自然是要谦逊一番的。

“廖省长,可当不起这样的夸奖,小孩子家误打误撞的,当不得真的……”廖庆开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个玉成同志,封建家长作风蛮严重呢,可不兴小看年轻人啊。”一干人又笑了起来。

我和严菲瞥了严玉成一样,相视而笑。严菲的小手便悄悄伸过来,和我的手绞在一起。

廖夫人坐在我们对面,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微微一笑,插嘴问道:“小俊啊,今年多大了?”听廖夫人忽然问起,我连忙挺直腰身答道:“十八了,在华南大学中文系读书。”

“华南大学,好啊,重点大学……菲菲呢?”菲菲红了一下脸,忙又将手收回去,规规矩矩答道:“伯母,我今年满十九岁,在宁清大学美术系读书。”廖夫人笑着对廖庆开说道:“庆开,你瞧瞧这俩孩子,可多般配?”廖庆开连连点头,满脸笑容:“果然是金童欲女。”我和菲菲自是“老脸泛红”严玉成和老爸却情不自禁地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闪过一抹忧虑之色。严柳过于亲密,已是大忌,这一再结了儿女亲家,不正授人口实?廖庆开何等眼光,焉能不知他俩的心思,只是笑笑,也不点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