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平衡(第2/3页)

所以尽管书记办公会上是二对一,孟宇翰也并非全无办法。很简单,柳晋才和唐海天要想提拔自己的干部,就得和我老孟商量着办,你们上一个,我也要上一个。好白菜就那么多,哪个不眼红?你们拱一颗,我也拱一颗,大家扯平,谁都不吃亏。

官场争斗,听起来满神秘,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利益地纠葛罢了。

看上去,孟派和柳派暂时达成了一个脆弱地平衡。柳派略微占优。孟宇翰上任五个月,能够在严玉成和柳晋才经营了三年的向阳县取得这样的“成绩”算是很不错的了。

但是人的贪欲是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的,孟宇翰以县委书记之尊,绝不乐意总是以下风之势打个平手。纵观宝州地区七县一市,有哪个书记当得像他这么窝囊的?特别是和他同时调动地严玉成,到得宝州市之后。如同“黑旋风李逵”一般,举起大斧“排头砍去”短短几个月时间,不要说科级干部,便是副县级干部,也砍翻三四个,一把手当得威风凛凛,霸气尽显。

唉,这也难怪。人家是去收拾烂摊子的,自家头上顶着个“地委委员”地大帽子不说,还有龙铁军全力支持,这一顿斧子砍起来便加倍酣畅淋漓。向阳县却是去年进步地典型,地委的要求很明确,只能继续进步,不能倒退。当初刘文举举荐孟宇翰来向阳县,“借势镀金”地意图很明显。

有优异成绩垫底。升官有底气啊!

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不能做个软柿子,被柳晋才和唐海天这么随便捏!

要想做“硬柿子”孟宇翰首先就要改变书记办公会的格局。这时候要求地委派一个副书记下来明显不合适,而且就算地委答应了,谁知道派来的这位。和自己对不对路?万一又是个刺头,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孟宇翰举荐地是马智宽。理由倒也充分,中央不是要强化经济体制改革吗?县革委主管经济建设,增强力量很有必要啊。马智宽同志资格很老,工作能力和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提一小格上个副书记,有什么不应该的?

地区倒是挺给面子,同意了。

孟宇翰大喜,再接再厉,又以同样的理由向地委推荐分管农业的县革委副主任蒋立群进入县委常委会。

在蒋立群和林云这两个县革委副主任之间。孟宇翰是做了一番权衡的。林云资格老。是以前王本清线上的人,一直以来被边缘化。对严玉成和柳晋才心怀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举荐林云的话,他一旦入常,肯定毫不犹豫倒向自己这一边。不过要在地区通过难度太大。

究其原因,也在于林云地“王派”背景。县革委正副主任七个,常务副主任马智宽已经明白无误地倒向孟宇翰,如果再加上林云这么一个常委副主任也和柳晋才不对路,这个县革委主任就难当了。地委假设这么干,那还不如直接调走柳晋才靠得住些。没的整日内耗,耽误工作。

那么蒋立群呢,地区农业局下来的,明显有镀金的意思,明年换届时估计要高升的。推荐他地区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况且刘文举也透露过,蒋立群虽然不是他线上地人,也还比较靠近,关键时刻,或许用得上。

不过这一回,地区便没那么爽快了。迟迟未作答复。孟宇翰不免甚是心焦。

……

与孟宇翰心力交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儿子孟跃进孟少爷的形势却是一片大好。

“滋润啊,俊哥……”方奎端着酒杯,不住啧啧叹息,眼中流露出无限羡慕和向往。但是这小子羡慕和向往的对象却不是本衙内,而是孟跃进与马文才。

上次我给方奎支了个招,方奎这小子屁颠屁颠的跑去和孟少爷马少爷二位衙内一说,这两位立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得头发都竖了起来。

“兄弟,你小子不愧是搞警察的,脑袋瓜子就是好使……这么好的主意怎不早说?怎么样,一块干了?”孟跃进猛拍方奎的肩膀。

嘿嘿,这个事情俊哥可是有过明确交代的,这趟浑水老子才不趟进去呢。

“别,还是你们两位搞吧,我是警察,不好搞这个。不过你们放心,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一定第一个通知你们。”方奎搬出的理由倒也充足。

孟跃进也就这么一说,见方奎拒绝,当即不再提起。奶奶地,这完全地无本生意,干嘛要多叫一个人来分润好处啊?若不是马文才跟得紧,孟跃进怕是连他都要撇开,索性单干。

孟少爷历来不怕吃独食肚子痛!

听方奎讲孟跃进就邀了他一次,再没二话,我不禁摇了摇头,孙有道也摇了摇头。程新建和黑子却不明白我们摇头是何用意,方奎就更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