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2/2页)

林晓玲没有告诉那位假扮记者的小导游问什么问题,小导游觉得好玩,问的话题很随性。

基本上是想到什么问什么,这就让纪录片看起来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带着活泼和俏皮。

林晓玲在其中夹杂着媒体对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还有各种娱乐小报。

有一张正是葛优和林子轩被报道的报纸,从报纸上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各色人生。

她想反映的是回归前夕整个香港的状态,不是以一种政府的官方态度,而是私人的视角,和官方报道的角度有所不同。

林晓玲给这部纪录片起了个名字,叫做《下一站,香港》。

这是她一时兴起弄出来的东西,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制作剪辑,就当是给自己练手了。

林子轩看了觉得还算有意思,林晓玲在纪录片方面有才华,很会把握角度。

这部纪录片现在看来或许没什么,十年后再来看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二十年后的话,林子轩觉得会成为很有意义的影像资料。

这就是纪录片的作用,不是给现在的人看的,而是留给后来者的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