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长明道人(第2/3页)

至于其他相关的高能物理、微观物理和统一场等方面,他虽然都有所涉猎,可也只能说是专家级别,但要说学术带头人就谈不上了。

如果在二十年前,刘长明倒还可以说自己的微观机械结构方面算是国际领先水平,但是现在嘛,也就是个能跟的上科技发展思路的水平。

唯一能让刘长明感到骄傲的东西,就是他将传统道门和现代科技之间,找到了一个沟通的支点——人体!这才是刘长明研究的重点。

可是,岁月不饶人,九十多岁的刘长明,发觉自己已经无力继续在这个领域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了。

要说徒子徒孙,他当然也有,可是,这些弟子中,有人继承他的武道、有人继承他医术、有人继承他研究学科,偏偏没有一个,能把他最得意的研究项目继承下去。

要想结合道门传承和现代科技,从两个不同角度同时研究人体奥秘,尤其是接续刘长明以前的研究资料继续研究下去,就需要一个对传统道门的修为达到极高水准(最好是修成先天一炁);

同时,又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具有创新能力、愿意学习现代科技,最好是一位可塑性较高的年轻人,才能将他长明道人的研究路线和研究成果传承下去。

这些要求分拆开来,除了修成先天一炁之外,其他条件都不算要求太高,可是综合起来,哪里能找到这样的人选?这二十年以来,合适人选刘长明也就见到柳生元和这么一个。

……

“真是缘分啊!老道我年近七十才猛然醒悟,庄子先贤所说的‘生也有涯而学无涯’竟然是如此无奈,我辈追求学海无涯,真得需要无涯之生!没想到小友小小年纪,居然已经能够看到这一点,直奔长生主题,实在难得,难得啊!”

长明道人捻须微笑,老怀大慰。

“小友啊!老道有个不情之请。”

“刘师请讲,小子无不尽力而为!”柳生元和一口答应下来,先不管这位老道长到底需要什么帮助,反正柳生元和决定,只要自己能帮的上忙,就肯定尽力,这些时日,自己欠的人情实在太大了。

“老道手头有一项研究项目,正好是有关长生之路,当然还远远谈不上能够长生不死,可也是老道的毕生心血,希望找个人能将它继续研究下去,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我去,这哪里是找自己帮忙?分明是给自己送馅饼啊!柳生元和心中一震,反应过来。

柳生元和到了这个时候,终于脑子开了窍。前一段时间他就觉得自己好处拿了太多,哪有什么人上来就送这送那,还不求回报的?你当这是小说中,悬崖下的前辈高人吗?

要说是为了让自己帮忙治疗这位病人松下明智,可这位老兄是日本人啊!先不说国籍的问题,光是护送这位病人过来的人中间,还有自己的岳父,自己就无论如何不可能袖手旁观。

更何况,这位刘老道长说的清清楚楚,这个研究项目关系到长生之路。

以前柳生元和还把长生想得比较简单,总觉得自己沿着先贤的修行道路走到尽头,也许自己还能再跨出一步,就是长生了。

可是这段时间,在为松下明智治疗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无不告诉他,长生根本就不是他想象的那回事。

人体脑部构造和工作方式、身体不同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经络系统的奥秘到底代表着什么?细胞分裂次数限制到底是什么原理?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以长生否?

这些,早已经把柳生元和炼成先天剑气的一点傲气,磨灭的半分不剩。

学海无涯啊!

要不是前世里张明逐渐衰老、迟钝、最终连精神都开始混乱的记忆是如此深刻,柳生元和简直就要觉得自己追求长生,完全是一种自不量力。

当然,以他对前世衰老死亡的感受,别说摆在他前面的,不过是一条看不到头的漫漫长路,就算是悬崖峭壁、深渊大泽,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跨过去!

“敢问刘老道长,您可愿意在鲐背之年,收下我这样一个不成才的弟子吗?”柳生元和俯身恭敬的问道。

……

今天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不普通的地方在于今天要发生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长明道人要收弟子了!

刘长明老人家一生,对赤旗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作为赤旗最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的弟子遍布科学界的各个领域,可以这么说吧,如果把所有能和刘长明挂上钩的科学家全都叫来,中国科学界最起码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得朝京城赶!

这还仅仅是徒子徒孙级别的。别忘了这位刘老人家还是中医圣手,和方十年方老,并称中医双壁。当然,现在只能称为双老了。这两位老人家救人无数,其中不乏高官富贵,听说刘老道长要这个岁数还要收徒弟,怎么也得表示表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