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国师(下)(第2/4页)

龙婆托拿起了自己的七彩宝石,在禅坐默念后,将他的宝石置于一大瓮的水里,请国王将水分给百姓饮用,结果喝过水的人病就好了起来,令国王更是赞赏他了。

当时的泰国国师,自问道行佛法均不及龙婆托大师,亲自将龙婆托请到皇宫之中退位让贤,由此泰国人也都将龙婆托视为泰国的第一位国师,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提起国师,泰国人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龙婆托的。

五六百年过去了,泰国人仍然信奉着龙婆托,在泰国的交通部里的意外报告,没有一位佩戴龙婆托佛牌的信徒死于意外,最严重只是重伤。

“龙婆托大师,那……那是我们泰国人心中的菩萨……”原本端着酒杯的胡立志,听到龙婆托的名字之后,连忙放下了酒杯,双膝跪在了地上,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的拜了一下。

“恩,龙婆托的确是个活菩萨,而且是肉身成圣的菩萨……”

对于胡立志的举动,方逸并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而是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据他所知,龙婆托圆寂之后肉身成圣不腐不朽,在佛教界被人称之为肉身菩萨。

像这样的现象,在佛门都是极为少见的,而且方逸还知道,龙婆托并非只是精通佛教经意,他同时还是一位佛门高手,一身修为传自吐蕃鸠摩智,在老道士对古往今来人物的点评中,龙婆托和鸠摩智的修为,应该都已经到了佛门金身的境界。

和修道一样,佛门修行也是有其境界划分的,通常分为佛根、舍利、金身和大乘之境,这其中每个大境界又分为几个小境界,像是金身就有小金身和大金身之分。

在这几个境界里,舍利境界应该是最为世人所知的,其实这个境界,只是佛修中阶而已。

那些不入世的佛门中人,大多都有着舍利境的修为,不过他们多隐居山中,才被世人误认为圆寂火化后能生出舍利的就是高僧大德,实则在佛门内部,只有到了金身境之后,才能被称之为菩萨罗汉的。

至于大乘境界,那已然可以称之为佛了,传说大乘境界的佛修可以看破一切虚妄,观自在与世间,但从古至今也就只有佛祖和门下几位弟子能达到这种境界,可谓是少之又少。

“鸠摩智号称有十象之力,龙婆托虽然不以武力著称,但恐怕也不弱于鸠摩智,如果现任的泰国国师是龙婆托一脉真传,大哥还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佛门金身的修为,对应的是道家炼神反虚的境界,而彭斌现在充其量只是初入化劲,修为停留在炼气化神上,如果对上金身修为的佛门高手,彭斌还真的就只剩下了逃跑这一条路。

想到龙婆托的修为,方逸的面色不由变得凝重了起来,虽然现在武学式微,佛道在国内都被打压的厉害,但泰国却是不同,整个国家的人几乎都是佛教徒,这传承比之国内恐怕要完整得多。

想到这里,方逸拉起了还在地上跪拜祷告的胡立志,开口问道:“胡哥,现任国师是谁?他是龙婆托这一脉的传人吗?”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连他的名字我都不知道……”胡立志的话让方逸愣了一下,“泰国国师不是在国内地位很高吗?你怎么会不知道呢,在一些庆典上,国师应该也会出现的吧?”

“以前的老国师是这样,但现任的国师有些奇特,他担任国师的时间不长,大概只有十四五年的时间,但一直都很神秘,只有他愿意见的人,才会受到他的召见,就连国王都时常见不到他的……”

胡立志搜肠刮肚才找到了一些关于现任国师的资料,但他说了等于是没说,因为胡立志不但不知道这位国师的姓名年龄,甚至连其性别都不怎么清楚,在泰国国内,见过这位国师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

但不知道这个国师的姓名性别,不代表他在泰国就籍籍无名,相比以前那些弘扬佛法的国师,这位现任国师的风格却是截然不同,他很少出现或者去主持泰国一些大的佛教盛典,但其名声却是丝毫都不亚于自己的前任。

不过现任国师的名声,在泰国国内却是毁誉参半的。

泰国的军队一向只忠于泰王,但是在八十年代中叶,也是国师刚刚接掌国师之位的时候,泰国军方发生了一次叛乱,有一位军方将领煽动手下,想对泰王下手,推翻泰国皇室,实行军政府政权。

在军队已经将皇宫包围的情况下,国师独自一人走出皇宫,进入到军营之中。

令人恐惧的是,国师所行之处的十米之内,不论是人还是畜生均是纷纷暴毙,借着夜色,国师闯入到了叛军的指挥部之中,参与叛乱的十多个军方将领甚至连枪都没能掏出来,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在这一次的叛乱中,一共死了大约三百个左右的士兵和叛乱将领,但皇宫内没有打出一颗子弹,也就是说,他们全部都是死于国师之手,消息传出之后,泰国举国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