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兰亭集序》(第2/2页)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他卓越的政绩,但其实李二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外,还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其他书法家的作品在李二的眼里都黯然失色,其对王羲之书法的迷恋和痴迷一点也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和发烧友。

于是李二开始了对王羲之书法真迹如痴如醉的搜寻。上有所好,下属自然更加懂得投其所好,长安城内一时之间涌现出了各种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褚遂良、欧阳询等老臣也开始了对王羲之书法真迹夜以继日的鉴别。

据史书记载,众臣共鉴定王羲之真迹多达两千多张,最后一起献给了李二。然而在众多的真迹中独独缺了王羲之的文墨至宝《兰亭集序》,这令李二皇帝无法释怀,于是开始了对其下落的苦苦探究。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二得知《兰亭集序》的真迹保存在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一名徒弟辩才和尚的手中,李二多次索取均被辩才回绝。为了得到它,李二不惜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去接近辨才,才寻机取得《兰亭集序》。

李二对得之不易的《兰亭集序》真迹视若至宝,因此传言其真迹在李二驾崩之时作为殉葬品永别于世。

但有趣的是,五代时期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盗墓者温韬在盗取了李二的昭陵后,在他的出土文物清单上却并没有看见《兰亭集序》的踪影,因此有传言称是李二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偷偷换取了《兰亭集序》的真迹,后随葬于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

可现在《兰亭集序》的真迹却出现在武则天为自己建造的陵墓中,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