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职业经理人之争(第2/2页)

这是他带着大家来这里的主要原因,他觉得,北电的教训,可以给他们很多借鉴。

这一下,好些人都有些坐不住。

在座的一些,无论是奈飞的哈斯廷斯,推特的那三位,还是硬币之星的默巴克等,他们虽然都是公司的创始人,但被收购之后,也只能算作职业经理人。

其余的,就更不用说,包括梅耶尔,全都是职业经理人。

“硅谷这么些年的发展,好像也说明了这一点,由创始人负责的时候,公司往往发展得比较好,但交由职业经理人之后,尽管这些职业经理人,都是公认的杰出人士,但往往却并不能让公司持续高速的发展下去。”

“大家所熟知的苹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各位,我们所有的公司,未来都免不了要交给职业经理人,所以我想请大家想想,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公司,不至于像北电一样。”

“我们该制定一个怎么样的治理制度?”

这才是冯一平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重点。

自己总是要放手的,就是哈斯廷斯等算是创始人的那几位,以及老马,也总会退休,未来,只有交给职业经理人。

大家又在互相观望,因为这是一个和他们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是因为职业经理人对公司不一定有深厚的感情,也不一定要和公司共进退,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并不一致,还是其它的原因?”冯一平看着大家问。

“如果是,我们该如何解决?”

游轮豪华的大厅内,一时有些冷场,最后,是桑德伯格打破了沉默。

“冯,让职业经理人发挥失常的原因,会有很多,但我想,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所遭受的业绩压力,而这些业绩要求,一般又都是短期的。”

“KPI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他们不得不更注重短期的利益,或者是把企业的长远目标进行分解,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客观可考核的,能及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的指标。”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最终总会偏离企业原本的目标。”

冯一平点头,“也就是,我们要更看重长期目标,好在我们目前正是这么做的。”

“问题是,我想大家都清楚,不管是5年计划,还是10年计划,相关的指标,一定要有,对吗?”

“这是一个矛盾……大家还有其它的看法吗?”

一向话不多的默巴克清了一下嗓子,“我觉得,职业经理人享受着高薪高福利,还都有着金色降落伞(退职补偿),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即便他们的工作很糟糕,但依然能拿到丰厚的补偿,就像北电最后一任CEO,扎菲罗夫斯基。”

“这样的制度,现在激励的效用越来越小,负面的效用却越来越大。”

他话音刚落,推特的杰克多西马上反驳,“我的看法,恰恰想反,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条款,才极大的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对。”“是。”

不少人更赞同他的看法,原因嘛也简单,这对他们更有利。

哈斯廷斯也说,“没有这样的条件,很难吸引到杰出的人才。”

老马不同意,“共同的愿景,才更重要……”

这样争锋相对的反对,让讨论很快就激烈起来。

挑起这样场面的冯一平,后来就很少发言,静静的坐着听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这方面,他也拿不准,当然,对现在的这帮人,他还是放心的,但之后的人呢?

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职业经理人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又怎么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这样?

他只知道,这样事关企业发展,又牵涉到巨大利益冲突的问题,往往很难平和解决——各种原因卸任后,选择和前东家对簿公堂的职业经理人,并不在少数。

就说北电的末代CEO,也是前摩托罗拉的CEO扎菲罗夫斯基,在主导了北电的破产后,一度也通过法院,来讨要高达1225万美元的养老金、薪金、红利和其他一些款项。

吃相,是有些难看,但在上千万美元面前,有多少人能够淡定?

脸面什么的,算是事吗……

眼下这样激烈的争论,有着不同诉求的人的观点的碰撞,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提前预演。

此后,讨论延伸到了更多,更具体的方面,到午餐时,依然非常激烈。

冯一平也接到了相关的消息,在刚结束的第一轮对北电专利的竞拍中,英特尔,一下子就报出了15亿美元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