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送上门的巨资(第2/2页)

虽然亚马逊并没有披露具体的数量,但考虑到他们对外公布,接下来最早将只有在明年第二季度才会恢复供货,保守估计,至少几万台,比如5万台,一定是有的。

那保守估计,只要供货充足,明年一年,kindle销售几十万台,比如说三五十万台,不会太困难。

那就意味着至少好几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而kindle的热销,反过来,实际上也带动了亚马逊在图书方面的销售。

所以,kindle的推出,既拓展了亚马逊经营领域,又提高了用户对他们的认可,还有力的促进了主业发展……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成功的尝试。

因为和亚马逊在业务上的接近,这带给老马的冲击,真不是一般的大,或者说,这也给他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谁说做电商的,就不能做硬件了?

冯一平对这个,也不太了解,但他有点印象,到后来,kindle好像也年销售上千万台?

那可是好几十亿美元的销售。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可从来没有这样的建树。

“这方面,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和神奇工坊商量,他们现在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各种智能产品,”冯一平说,“但是,类似kindle的产品,我并不太推荐。”

他知道,国内很多公司,最喜欢做的,就是跟随。

竞争对手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竞争对手推出什么产品,我也推出什么产品。

“在国内,这样产品的销售,应该不会太好。”

尤其是未来iPad面世以后,还有多少人会买kindle?

“那是自然,我们可不是亚马逊,一开始就以图书为重点。”老马说。

在这样的问题上,他还是看得很明白。

“只是,我觉得,要不我们电商这一块,也在波士顿设立一间办公室吧。”他说。

他们来的第一天,也就是阿比盖尔和罗伯特在冯一平办公室外等的时候,冯一平召集包括老马在内的公司高管,讨论的就是在波士顿成立办公室的事项。

虽然和硅谷比,波士顿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有哈佛麻省的缘故,波士顿有非常多优秀的人才。

就冲这一点,在那里设置分支机构,也非常有必要。

而总部就在波士顿的道富,已经承诺过,会在各个方面,比如合适的办公地点上,给予大力支持。

“有德鲁克的主持,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自然会很不错,但很多时候,还是我们自己最了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个没问题。”冯一平爽快的答应了。

他此时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因为他在想,有什么硬件产品,适合自己的电商公司来研发呢?

但他还是不忘拉了老马一把,“不回我的办公室。”

“怎么了?”老马不解。

“今天到访特斯拉的议员太多,我不想应酬他们。”

在议员们纷纷表态支持安卓后,冯一平也给了他们表态支持特斯拉的机会,从昨天开始,议员们接连到访特斯拉,但很多人显然还希望能和冯一平见一面,冯一平最不耐烦做那些事,但要是在办公室,不见又不好。

“我想,在云计算方面,我们可以加码,大力加码。”老马说。

这自然也有受亚马逊影响的关系,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的投入和成绩,业内都清楚,这也让老马感觉到了差距。

“我支持,一年10亿不够,我们就砸20亿,5年不够,我们就砸10年。”冯一平明确表态。

“有你这句话,那我就有底了,回去就马上扩大规模,”老马停了下来,“我就不信,我们用钱堆,用人堆,在这方面还会比它差。”

看来亚马逊kindle的成功,真的对他刺激挺大。

他看到冯一平拿着手机发呆,“怎么,谁的电话不敢接。”

“不是不敢接,”冯一平按下通话键,“你好麦道夫。”

接完电话,轮到他停下来不走,“怎么了?”老马问,“麻烦事?”

“麻烦?可能吧,”冯一平说,“你说,别人送一大笔钱,我究竟收不收?”

“一大笔钱?多少?”

“50亿,美元。”冯一平说。

老马顿时就忍不住想翻白眼,还能不能行了?别人送50亿美元给你?

会有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