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承诺(第2/2页)

可以说,五里坳发展到现在,他还真没向上面要过什么支持。

那样太麻烦,还不如靠自己,哪怕因此投入更多些,更辛苦些,那也自在。

“我个人的能力有限,最多也只是能在家乡附近做些事,而我们省的贫困地区还不少,所以我们现在不好意思向领导要什么支持。”

“相比以前,我们这里总算是已经有了些改观,而此时有不少山区的乡镇,比我们更需要支持。”

“这就是气度啊。”书记感叹了一句。

“说起来惭愧,除了这条高速公路的立项,对五里坳的发展,我们真的并没有做什么工作,”省长说,“甚至这条路的资金,主要也是他们自筹。”

“这就是最大的支持了。”冯一平忙说。

有时候,支持得越多,可能问题也越多——很多支持,都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而高速公路的快速立项,是实实在在的帮五里坳解决了发展中面临的大问题。

省长看了书记一眼,书记点点头,他率先站起来,“一平,不管什么事,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们无条件的支持你。”

“谢谢,也请两位领导有空,能多来五里坳看看。”冯一平说。

在即将迈出门槛的时候,书记停了下来,“关于五里坳的主官,组织上一定会严格把关。”

冯一平一喜,连忙真心实意地说道,“谢谢,谢谢领导。”

这可以说是存在最大变数的一件事,万一将来跑来一位很有想法,很想在五里坳按自己的想法大干一场的主官,那还真有些麻烦。

他没想到书记能当面向自己做出这样的承诺。

“当前的这个模式,其实不错,有小盛他们这样的人在,五里坳的发展,就会少受很多影响。”省长说。

这话虽然听起来,好像是让很多没什么背景的人,和五里坳的主官无缘,但这同样是很务实的一句话。

有盛正他们这样的人在,五里坳才可以不受县里,不受市里的打扰,专心致志,一门心思的搞发展。

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人坐镇,免不了会有很多人把手伸进来。

而且从另一方面说,盛正他们这样的人下来时,自然都会带点东西下来,不是政策,就是资金,或者是项目。

这样的优势,也是有他们这样背景的人独有的。

看到这边的院子里终于有了动静,下面的那些领导连忙跑过来,在门口等着。

车一辆接着一辆的开上来,书记握着盛正的手说,“好好干。”

省长临了拉着冯一平的手,说出一番话来,“一平,不要觉得我市侩,你今年对省里的投资,肯定会比去年要多吧。”

“请领导放心,那是一定的。”冯一平也像陈韬一样,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嗯,”书记也没有急着上车,一手叉腰,一手指点着山下的五里坳,对着左右说,“风光无限好啊!”

大小领导也心悦诚服的说,“是,风光无限好。”

是啊,冯一平把眼前的五里坳,和自己记忆深处的五里坳相比,确实是风光无限好。

但是,还可以更好。

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