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服气(第2/3页)

“董总和嘉盛合作很长时间了?”

“我们的皮革,在业内非常知名,不但质量有保证,价格也有优势,我们是嘉盛鞋业的首批供应商。”这位董专员,是位非常合格的销售,时刻不忘宣传自己的公司。

“那董总对嘉盛,对五里坳,一定非常了解了?”金诚的戏也不错,“我这是第一次准备自己做点生意,觉得婴幼儿消费市场潜力很大,嘉盛又是国内知名的公司,有保证。”

“但是说实话,这些年,倒掉的大名鼎鼎的公司,也不是一两家,而我这一次,可以说是把家里的积蓄全投了进去,你别笑话,还真是有些忐忑。”

“呵呵,理解理解,”董成兴显然能理解金诚的犹豫,“你想做的这一行,我不是内行,所以这一行的前景,我不好说,但是嘉盛,”他拍了拍金诚的肩膀,“你就放心大胆的跟它合作,肯定没问题。”

“真的?”

“当然,你听我说,看一家公司是不是有实力,看名气,没用的,名气,都能吹出来,关键是看这家公司,对供应商的付款,是不是爽快。”

“这一点,我可以说,国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和嘉盛比,我们也给国内很多知名的公司供货,但是那些同样名气不小的公司,账期三个月都还算好的,像嘉盛这样,跟供应商都是先款后货的,也有,但比凤毛麟角还少。”

“而像嘉盛这样的规模,还能做到先款后货的,我们遇到的,就只有它一家。”

“你知道,嘉盛不单单是鞋业公司对供应商是先款后货,它旗下所有的公司,包括一年销售额几百亿的便利店,都是先款后货。”

金诚明白了这位董总的意思,“就是嘉盛不缺钱。”

“对,要是缺钱,它能这样做?所以不用什么国际知名的审计机构去查,我们就能知道,嘉盛不缺钱。”

“而且国内的很多公司宣传的时候,总是只谈自己的实力,有多少资产,销售多少,缴税多少,但就是不谈负债多少,而我们都知道,嘉盛最知名的,就是不借贷款,那你说,它的实力还用担心吗?”

“再加上冯总的好眼光,说句丧气的话,怕是我们倒了,嘉盛也不会倒。”

“所以,你要是真看准了,找嘉盛合作,准没错,当然,跟嘉盛合作,怎么说呢,也不全是好事。”

“哦?是吗?”金诚对这个感兴趣。

“主要是嘉盛的规矩特别大。”董成兴的说法,让他有些小失望。

“嘉盛和我们合作,虽然是先款后货,可是一旦要是收到的货不符合要求,那不但要按照协议上的条款赔偿,而且哪怕只有一次,你就永远失去了供货资格。”

“对的,它们不给人第二次机会,而好像他们对代理商,管理得同样很严格,同样适用这样的原则。”

“难道也会取消代理资格?”

“应该会,”董成兴肯定的手,“不止如此,我知道,从其它公司进货,应该都会有一个结算周期,但嘉盛没有。”

“嘉盛不欠我们供应商的钱,所以他们在销售方面,同样是先款后货,概不赊欠。”

这是因为原来冯一平做机电经营部的时候,真是被应收款给拖到哭,自然不愿意让嘉盛重蹈覆辙。

“哦,是这样,”金诚点点头,“这样其实也好,清爽,而且我相信同等档次的产品,嘉盛的价格应该最有优势。”

这是自然,因为原材料进货的价格肯定低,而经营过程中,财务费用又大幅降低了嘛。

“对,金老板你看得明白嘛,”董成兴看了看表,“我得去鞋业公司,欢迎你到我们那看看,我有朋友,同样生产童鞋和童装,你去了就知道,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他还不忘为自己所在的城市代言。

当然,这并不单单是他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这也是销售技巧之一,一般能这么说这么做的人,会让人感觉比较真诚。

同时,这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行,有机会一定去,回见。”

“回见。”

金诚在那坐了一会,从这位萍水相逢的董经理的话来看,嘉盛不但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向来不欠别人的钱,还是一家很牛气的公司——从我们这里进货想欠钱?对不起,这样的生意我们宁愿不做。

看着董成兴跳上一辆也是五里坳特色的电动三轮车,金诚想起一个问题,哦,忘了问他,第一次来五里坳时,五里坳是什么样子。

不过,这个问题还真没什么难的,去镇的同事,去县图书馆的同事,很快都带回了相关的资料。

不论是从数据还是图片上看,五里坳的今昔对比,那真是实打实的翻天覆地。

而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自冯一平对五里坳镇进行投资时伊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