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别样的重视(第2/3页)

迈克林奇当初创业,起因也是因为英国的一所情报机构,需要一种较好的办法,来对库存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检索。

但难办的是,许多库存文件,里面都使用的是特工人员的代号,如果是知名的“00”系特工,那还没什么,并不会造成什么障碍,但是有些特工的代号,可能就是“手枪”。

还有一些人的代号,就和007的电影里一样,还真就是一个字母,那这些代号,就很容易和它原本的意义混淆。

比如,一个代号“手枪”的特工,计算机可能就会认为它是一把手枪,而不是一个特工。

于是林奇看到了机会,把自己正在钻研的图形识别算法进行了商业化。

这也可以说是针对情报机关量身定做的一个搜索软件,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专精了,因此得到各国情报机构——主要是美英以及北约一些国家的情报机构的青睐,也不是毫无来由。

“如果成功的收购Autonomy,我想以后在有些国家开展业务时,我们可能会面临额外的审查。”

“或者是,我们的收购申请,可能一开始就不会通过。”施密特说。

冯一平知道,他这说的是自己,因为现在,是谷歌大股东的自己,是个地道的中国人。

“这个问题,我想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我们完全可以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保密要求高的部门,由那个部门,来对接那些要求高的政府业务。”

佩奇点点头,“这些操作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以后再讨论,冯,你还有其它的顾虑吗?”

“剩下的一个最大的顾虑,应该是出价了,我说过,林奇对这方面相当看重,在英国时,我就听到了他应该是有意放出的风声,他认为自己的公司,目前应该价值25亿美元。”

“在伦敦股票交易所,Autonomy目前的市值,”佩奇马上翻了一下资料,“刚刚超过20亿美元,”冯一平说,“所以,这是我的另一个顾虑,花这么大的代价,是不是划算。”

“这么大的投入,我们要多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施密特说。

“问题的关键在于,Autonomy的技术,是不是我们必需的,收购成功后,它的核心技术,会不会对我们的搜索技能,有大的促进作用。”佩奇说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能不能迅速赶上他们的技术水平,”冯一平问佩奇他们俩,“因为我认为,包括基于语义的智能搜索,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我想,只要有必要,我们会研发出任何我们希望拥有的技术。”布林断然说。

想想后来的打败人类的阿尔法狗,他这么说,还真不是吹牛。

至于他说的必要,冯一平想,应该就是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有没有必要。

“我说说我的看法,”布林说,“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Autonomy并不能对我们的搜索业务构成大的威胁,反而是我们会越来越成为它的威胁。”

他这话说得极霸道,但又极正确,不止是谷歌,其实包括雅虎,以及度娘,都在对Autonomy构成威胁。

相对专精于情报机构,是它的优势,但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它的劣势,因为企业市场,只占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

如果只从收益上来说,谷歌真的可以放弃这一块市场。

“所以我觉得,可以跟他谈谈看,”佩奇最后总结道,“如果一切条件符合我们的要求,那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我同意。”冯一平马上说。

“同意,”“同意,”布林和施密特也跟着表态。

这样的表态,其实就不是太热衷了,但是冯一平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只是无论如何,他要让其它的几位,看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来。

以那位林奇的性格,他觉得,他完全会利用这事做一些文章,其中很有可能的一件就是,冯一平为什么对这事不太热衷?是因为他个人对Autonomy感兴趣。

以他对林奇的认识而言,这样的事,那家伙一定做得出来。

所以施密特认为冯一平这碰上的是好事,但冯一平自己却完全不觉得。

“那就这样,这事,施密特,就交给你了,好吗?”佩奇说。

冯一平马上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资料推过去,“高度赞同!”

这事,以后就和自己无关了。

施密特也没推辞,虽然他知道,如果是大家都非常属意的收购项目,那绝轮不到自己来负责,但是,这也还是一桩有可能会完成的收购,他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要知道,此前的收购,都是由佩奇来主持。

“好的,我现在就安排下去。”他站了起来。

“等等,”冯一平叫道,“后天,我的那家中餐厅开业,后天中午别忘了把时间空出来,尝尝正宗的中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