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期待(第2/3页)

冯一平招了招手,伦道夫马上坐到他旁边来。

“你们觉得,在网上搜索同一个词的人,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我们能不能开发一个产品,把他们联系起来?”

“有的,”“应该是有共同点的,”可是,那又如何呢,这里面有什么商机?

“那我想,我们能不能打造一个另外的社区,一个容纳对各种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圈的社区,比如,我个人很喜欢好莱坞的一个明星,那我就可以在这个社区,创建一个以这位明星为名的版块,给其它那些同样喜欢这位明星的网友,提供一个讨论和关注这位明星的一个空间。”

“又比如,我就假设兼自夸一下,迈克很喜欢我的《大数据》这本书,于是可以在这个社区里,创建一个名为大数据的版块,让那些同样喜欢这本书的网友,在这个空间里,交流对这本书的看法和意见。”

“贝佐斯对航空感兴趣,他也可以建一个以航空为主题的版块,只是,他建的这个版块,可能会面临马斯克创办的飞向火星的话题租的竞争。”他不忘把那两位拿出来涮了一把。

显然,冯老板的这个“新想法。”就是已于前年上线,但此时还尚未形成气候,后来成了气候,却让很多人看到了他们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至少在很多业务上,社会责任感缺失,唯利是图本质的那款产品,贴吧。

“这样的优点是,在这样的小圈子里,对一些特定的话题,大家能聊得比较深入。”桑德伯格说。

“我觉得盈利也不是问题,比如,我很喜欢星战系列电影,我如果创建这么一个话题,在有了同好者,这个小圈子热闹起来以后,完全可以在页面上插入星战周边的那些产品,还有类似性质的游戏的广告。”迈克看来对这个主意挺有兴趣,而且也很有见解。

“确实是不错,如果经营得好,很多用户估计会长时间、持续的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讨论,或者对那个话题始终保持关注,这显然会带来巨大的流量。”伦道夫说。

他也明白了冯一平的意思,这就是一个为同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场所的产品,而大家的共同爱好,有多少呢?

这么多共同的爱好,就是一个话题下,只有几十上百人参与,那汇总起来,该是多么大的一个数量?

冯一平之所以想到贴吧,原因很简单。

当惠特曼和他过不去的时候,他不止一次的想过,在NEXTDOOR上新开一个版块,专门让大家吐槽在eBay上购物所遭遇的种种不爽的经历,最好还同时另开一个,让大家讲述在亚马逊上买到好东西的版块。

他很想看看,到时她惠特曼会不会气得吐一口黑血。

但那样显然太小气了些,还不如尝试着把这个新产品为更多的人服务,这样,这个产品也会更有生命力。

“开发的难度,也不会太高。”迈克从技术的角度补充了一句。

就是高,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问题?

他们现在资金充裕,而且形象上佳,想找什么样的人找不到?在这个前提下,只要有了好点子,就不存在研发不出来的问题。

“那么,之后的问题是,这个新产品,到时是放在NEXTDOOR下,还是给Facebook。”

他看到桑德伯格想都不想的就想说话,摆了摆手,“大家还是认真考虑一下利弊再说。”

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给Youtube的,但伦道夫也不甘寂寞的说,“到时候,我们可以多建一些关于电影的话题组,也可以为我们的DVD出租打打广告。”

这个倒也在理。

“都不错,所以,大家都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我们最后再综合考虑,究竟让它在哪里安家,那么,接下来就是一个相关的产品。”

还有相关的?

“既然大家有很多的问题,都到网上找答案,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一个问答产品?”冯一平说。

“我知道,谷歌已经有类似的产品,雅虎现在好像也在涉足这方面,Answers.com现在更是声称每天有上千万访问者,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作为谷歌的前雇员,桑德伯格这次并没有急着发言。

由于这是一个市场上已经有的产品,而且是麦克和伦道夫不太了解的产品,他们也没有急着发言。

“大家同样可以认真的考虑一下,这个产品,我们能不能做,如果要做,会不会影响我们和谷歌的关系。”

冯一平认为是不会影响的,和其它的好多产品一样,谷歌问答,现在发展得很不成功,谷歌上下,对此也不太在意,但是,冯一平希望他们几位,能从不同的方面考虑这个问题,给自己提供参考。

“同样,如果要做,那么是放在NEXTDOOR之下,还是加入Facebook。”

他看着桑德伯格没说话,以为她有些其它的想法,“当然,这是额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