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踊跃(第2/3页)

保安主管飞快的瞄了一眼手里的诚意,“哦,原来是校友,还是觉悟日报的。”

他压低声音,“两点钟,我让你走贵宾通道,你们可以把设备架设在舞台左侧。”

“谢谢。”看着眼前这拥挤的人群,对这样的结果,塞勒斯已经很满足。

他擦着头上的汗,回到采访车旁,对感觉有些傻眼的迪克西特说,“搞定了,给你争取到了一个好位置。”

“我没想到,这些年轻人会这么踊跃,”面对眼前的这一幕,迪克西特说,“我先检查器材。”

这样的场面,也让他不得不郑重对待。

冯一平的演讲,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其实很好理解。

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两个国家在十多年前,相继进行的经济改革,为很多人提供了向上的通道,而冯一平,就是这些人里,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是和这些年轻人的经历最接近的一位。

作为印度最开放的城市,孟买的很多市民,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全然西化,在观念上,自然也一样。

这些孟买的年轻人和在孟买大学求学的年轻人,和欧美的那些年轻人一样,渴望成功。

因而同样和欧美的那些年轻人一样,把冯一平当作创业的偶像。

能有这样和偶像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而且还免费,怎么能不踊跃?

他们希望偶像能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他们希望能从偶像身上汲取力量,或者,他们并没有抱有其它的念头,就是想单纯的,亲眼看看自己的偶像。

……

玛丽卡这个中午情绪有些低落,她呆在家里,看着自己准备好的那几样经典的印度美食,闷闷不乐。

自己特意精心准备的这些,今天完全派不上用场,冯一平不但中午没空,晚上也没时间和她一起用餐。

难道,看起来曾经那么近,大腿都能碰到大腿的距离,就要这么疏远了吗?

上午的时候,他看起来不是还挺亲切的吗?

她又想起欧文的话,“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所以,他肯定也是一个对工作负责任的人,今天的行程肯定安排得很满,也不像那些一见到自己,便恨不得把正事全抛开,只想约自己吃饭,只想买礼物让自己开心的家伙。

这样成功又负责任的男人,我喜欢!

她从果盘里拿起一个苹果,权作午饭,又兴冲冲的去换衣服,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出来,兴致勃勃的对助理说,“走,去孟买大学。”

指望他就自己不现实,只有自己去就他。

……

也就是这个时候,正准备去公司的穆克什·安巴尼,被自己的那对龙凤胎儿女拦了下来,“爸爸,我们想去听那位年轻的冯先生的演讲。”儿子阿卡什说。

看着旁边的女儿也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穆克什立马干脆的说,“不行。”

他对两个子女保护得很好,很少让他们在公开场合露面。

“可是,他是我们的偶像。”儿子不放弃。

女儿也抱着他的胳膊撒娇……

与此同时,米塔尔的儿子安迪亚,也正驱车在赶往孟买大学的路上。

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冯一平,他感觉有些复杂。

首先,对方确实是创造出了一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自己也不差啊!

安迪亚96年毕业于美国久负盛名的沃顿商学院,97年就加入自家公司,并从那时起,就一直负责并购部门。

要知道他们家的钢铁公司,主要就是靠购并发展壮大,因此在家族公司壮大的过程中,他是实打实的功臣,他主持的几项并购,同样非常成功。

如果和冯一平易地而处,他相信,自己的商业才能,并不一定就远逊于他。

他是临时决定去听冯一平的演讲,他真的想知道,这位被很多年轻人视为偶像的幸运儿,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他想。

……

演讲的主角冯一平,此时也在去孟买大学的路上,在车上陪同他的,还是肖恩。

“孟买大学的历史,比塔塔集团的历史还要早上20年,有70多个分院,和近20家研究所,目前在校学生近8万人,那是学校的钟楼,目前被作为图书馆。”肖恩介绍说。

“哦,”冯一平点点头,跟着一愣,“8万学生?”

“对,”肖恩肯定说,“目前还在增加中。”

这还真让冯一平有些无语,8万学生的大学?清华现在的学生,有两万吗?

“那边,是高等法院。”肖恩指着毗邻大学的一座建筑说。

冯一平此时看着孟买大学里的建筑,觉得有些熟悉,这些哥特式的建筑,真的和马灵的母校乔治城大学有些像,不过,论自然风光和气候,乔治城大学还真比不上这里。

稍稍有些遗憾的是,他也看到了不少女大学生,但不管她们穿的是纱丽,还是其它服装,无一例外,都包裹得很严实,真有些辜负这闷热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