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无有不应(第2/3页)

书记他还兼着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找他算是找对了人。

作为党指挥枪的体现,在80年代之前,我们的各级党委的第一负责人,还都兼任着同级军分区第一政委,甚至就是直接兼任该军分区政委,身上同时有着军职。

直到88年授衔前,考虑到如果给这些兼任军职的人授衔,可能会导致的各种额外需要处理的工作,比如,地方干部的流动性比较大,他们工作变动以后,到政府其它机关任职,就不会再兼任军队职务,那他们的军衔,如何处理?

出于这个考虑,各级地方党委书记,才不再担任省军区、军分区、武装部第一政委,只兼任第一书记,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委会议解决当地党政军民之间的协作问题。

所以,确实,关于直升飞机临时飞行线路审批,这样一定要通过空军的问题,找书记算是找对了人。

“好,我会让部队的里的同志帮着协调,”书记在一个本子上记了一笔,“那么,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的协助?”

“谢谢领导,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其它要求,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已经够多,我们自己能解决其它的问题。”梅义良表态。

其实也就是这个问题,是最麻烦的问题。

他的这个表态,领导们也很喜欢,嘉盛从来就没有恃宠生娇,或者把问题上交的习惯。

“这样,政府也成立一个临时小组,我让许秘书长亲自挂帅,梅总,有其它需要协调的问题,你直接找许秘书长对接,为了这次的接待,你们有什么要求,我们无有不应。”省长说。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比如时间上的协调,这个代表团里的人时间紧张,省领导工作也忙啊,如果到时候因为时间没协调好,那边有空这边忙,那不就是问题?

“总之,我们很期待一平提供的这次机会,也希望嘉盛,一定要做好这次接待工作,为我们省的经济建设加分。”

……

辞别省领导,离开会议室的时候,梅义良看到,会议室外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待,看来,为了这事,领导们都推迟了会议召开的时间。

而这时,在美国,也有几位官员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旧金山,并在第二天早上,就坐到了冯一平面前。

“刘参赞,欢迎欢迎。”冯一平对着王卫东陪同进来的人说。

这位,是我们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处的参赞,冯一平之前和他也算是有打过交道。

“冯总你行事,总是出乎大家的意料,首先我得代表我们商务处,对你表示感谢,你这是做到了我们都做不到的工作。”刘参赞一上来就非常热情。

确实,冯一平做的这事,客观上,就是帮了他们的忙,由这样的成员组成的商务考察和交流活动,他们一直就很想组织,但却是很难促成。

尤其是苹果的乔布斯,这确实是非常让他们惊讶的一个人选。

苹果和微软不同,虽然目前微软在国内的销售,还不占他们全球销售的百分之一,但是,微软很看中我们国内的市场,态度也比较积极。

但苹果,所有人都知道,乔布斯他不但对国内现在苹果产品的销售很不满意,还一直对刚开始的时候,国内大规模仿制苹果的个人电脑而耿耿于怀。

他们是不知道冯一平如何让乔布斯改变主意的,但是,想来也只有冯一平有这个本事让他改变主意。

“感谢什么的不用说,原本因为商业上的考虑,我只是打算邀请几位相关公司的几位负责人去国内考察,没想到,后来这个规模越来越大。”

“让美国的这些企业家,能更多的了解我们国家的情况,为国内带去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也是我一直想做的。”冯一平说。

“我们都知道冯总你有着一般企业家所没有的胸怀,所以你才能取得这么耀眼的成就,要是我们所有的企业,都能像冯总这样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刘参赞真是不惜溢美之词。

“部里专程通知我,让我和我们商务处,协助冯总你的下一步工作,冯总,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你开口就是,还有,”刘参赞笑着说,“既然目前都有了这样的规模,冯总你看,我们是不是能进一步的努力,把这个代表团的规模,作进一步的扩充?”

我们的相关官员,对这样的事情,就没有满足的时候。

……

很快,省里的日报上,就率先在国内对这个代表团将要来访的消息做出了报道,他们是太希望能借这样的机会,来促进省里的招商引资工作。

对这样的新闻,另一位姓刘的,并没有和很多人一样感到高兴。

看到报纸上不断出现的冯一平和嘉盛的字样,刘继忠是越看越烦,那些家伙就是来看看的,那些家伙就是想来多赚钱的,这么兴奋,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