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舍(第2/3页)

“广场那很热闹,你们也去吧,或者去楼上也行,这些交给我,”冯玉萱围着一条围裙,麻利的收拾起来,“爸,茶已经泡好了。”

“哦,我还得去看看帐。”冯振昌看了女儿一眼。

“我来吧,”梅秋萍准备收拾剩菜,却被冯玉萱坚决的隔开,“我说了,这几天这些事都交给我。”

“那好吧。”梅秋萍明白女儿的意思,以后,这样的机会肯定是越来越少。

“明天静萍她们就会回来,你也能多个帮手。”

“算了吧,哪还用她动手,再说,她以后的机会多的是。”冯玉萱总算没有借机讽刺弟弟。

“舅舅舅妈和蓉蓉她们,后天上来。”梅秋萍只得换了一个话题。

“不知不觉的,蓉蓉他们都上大学了。”冯玉萱说。

“说起来,他们几个虽然没有一平的成绩那么好,但也算争气,竟然最差的也都上了二本。”说是去看账本的冯振昌抱着杯茶说。

“那是,你没看为了他们高中的这几年,几个舅舅不但把他们当祖宗一样供着,钱更是花了无数。”

“就说最后这一年的营养品,一个个的吃得比你们还多,还有他们三个请各种补习老师的花费,加起来都能买一辆车,”冯玉萱说,“要是这样还只能上个三本,或者是专科,那他们真是对不起家里人对不起人民币,我们当初要是这样……”

她马上觉得这话不对,是的,她马上察觉到爸妈有些沉默,连忙改口,“还是弟当年省心,他读高中的时候,根本就没要家里操心。”

“那是,他高中的那几年,除了学习之外,还办起了那几家公司,还顺带着写了一本那么畅销的小说。”梅秋萍也帮女儿补救。

“要说也得亏弟弟带了一个好头,不然他们几个估计跟我一样,在初中的时候就死活读不进去,一门心思的想着出去做事。”冯玉萱继续补救。

“是,一平考上大学以后,镇里不说,带动我们村里和旁边几个村出了多少个大学生?”冯振昌终于也开口了。

“就是没一个考上弟那样好的大学的。”冯玉萱接了一句。

这话果然让爸妈他们高兴起来,这事永远是冯振昌他们的骄傲。

在他们这的观念中,考上名牌大学,那就相当于古代科举中举了一样。

“更别说,就是全国,也没几个能到斯坦福商学院深造的。”冯玉萱继续挽救。

“那是,一平可是第一个以本科生学历进斯坦福商学院的人,那在世界上都是第一个。”

冯振昌他们连这事也能说得清清楚楚,可见他们有多骄傲。

他们还是和原来一样,在人前有些耻于谈钱,但是,非常乐意跟人显摆儿子在读书上的成就,在学术上的成就。

冯一平当初决定重读一遍,考个好大学的努力,现在看来,再正确不过。

……

晚上十点,广场那边的热闹也消停下来,但早就躺在床上的梅秋萍,听着楼上的动静,却怎么也睡不着,“哎,”她推了推冯振昌,“我去玉萱房里看看。”

“去吧。”冯振昌马上说,看来他也清醒得很。

“玉萱,睡了吗?”梅秋萍在门外问了一句。

“妈,你不是早睡了吗?”冯玉萱有些意外的拉开房门。

“有些睡不着,”梅秋萍看了房间里一眼,“收拾这些干什么?要带的东西,不是早就收拾好了吗?”

“我就是把这些不常用的东西归置一下,以后这里可以做客房。”

“你这个房间永远是你的房间,再说,我们哪还少客房,公司的那几栋楼里,有的是,”她走到女儿床边坐下,止不住眼眶有点润,“以后的中秋节,你就不能在这过了。”

“妈,谁说的,我想回家里过中秋,有什么不行的。”冯玉萱反过来安慰妈妈。

“玉萱,”梅秋萍用袖子擦了一下眼睛,“我和你爸现在觉得,最过意不去的,就是都没能让你把初中读完,那几年,真是苦了你。”

“妈,我就知道你是为这事来的,我刚才也就是说顺了嘴,当初哪是你和爸不让我读,是我真读不进去,一门心思的只想着出去见世面。”

“要是当初家里的日子好过些,你也不会有那样的念头,怪我和你爸当初没用。”梅秋萍很自责。

为人父母的总是这样,不管如何,儿子都读到了大学毕业,女儿初中都没上完,一想到这一点,他们就觉得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妈,快别说了,这真跟你们没关系,你看,林慧她家条件好吧,她在初中的那几年,不也全是玩,等于是白浪费钱。”

“我出去的那一年,班上一起走的女同学,也不是一两个,她们很多人的家里,不也都挺不错?这事,真的跟你们没关系,是我们当初真读不进去书,看着书就头痛。”冯玉萱认真的回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