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终决定(第2/3页)

而德隆目前控制的这十多家金融机构,已经有了一个金融帝国的雏形。

“不要想太多,”冯一平提醒她,“我会很高兴成为一些银行的股东,但是,也仅就如此了。”

德隆落到今天的地步,和银行趁他上楼抽梯不无关系,当然,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德隆咎由自取,他们太高调。

虽然他们可能是为了多吸收资金,不得不高调,但是,在国内,有两个领域,绝不可能出现民营资本背景的“帝国”。

一个,是宣传领域,一个,就是金融领域。

至于前者,很好理解,在国内,达不成这样的目标。

总有些人YY,如果自己拥有了一家社交媒体,该有多么牛,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上面发布对自己有利的消息,想怎么攻击跟自己不对付的人,就怎么攻击,这样的人,这样的想法,那真是图样图森破。

至于后者,冯一平同样很清楚。

后来实力那么牛,每天过手的资金近千亿的老马,不过是在银行业撕开了一个小口子,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不少在使用了他家的服务后,吃方便面时可以加上一个茶叶蛋的人,没高兴多久,额外的茶叶蛋又吃不起,监管机构,完全站在国有大银行那一边,几纸通知下来,那么牛的老马也只能束手。

加上现在的德隆,他们在金融业的一些运作,本来就有瑕疵,即便没有瑕疵,那在相关机构和国有大银行眼中,德隆的那些家伙,妥妥的绝对是“站在门口的野蛮人。”

如果实力比德隆系更强的冯一平接手德隆在金融领域的那些公司,那怕更是会让那些银行马上紧张起来,相信相关的反制措施,会更强有力。

再不谦虚,再有自信,冯一平也能清楚的认识到,现在的自己,不论是在实力上,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还不能跟后来那会的老马相提并论,所以,金翎的遗憾,那也只能是遗憾了。

其实对这一块,冯一平也是老不舍了,那可是银行,玩钱的银行,后来也难有机会进入的银行,但是,又能咋个样呢?

……

也许是早有准备,情报室的相关报告,在第二天下午,就送抵了冯一平的案头。

这会金翎倒不着急看了,不过,看着冯一平慢条斯理的,一页一页的慢慢翻,她又有些按耐不住,“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你绝对想不到他们建议我们最应该接手的是什么生意。”冯一平使坏,不把那报告给她。

“什么?”

“他们建议我们接手德隆在罗布泊那个不毛之地的钾肥项目。”

“钾肥项目?”金翎看唐万里提供的资料时,对那个项目是一扫而过。

“对,钾肥,他们对那个项目有很全面的了解,那是亚洲最大的钾盐矿床,构造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探明钾盐工业储量2.99亿吨,经测算,保守估计,它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超过5000亿元。”

“我们是世界上钾盐使用的第二大国,但国内矿产分布的现状又是多氮、贫磷、缺钾,磷将将可以自给,而钾的自给率只有30%,今年,估计国内钾肥缺口将达600万-700万吨,每年要花费上亿美元进口钾肥,而目前国内市场上,钾肥每吨净利润约为1500元人民币。”

“净利润?”

“啧,对,净利润。”冯一平也不由得动心了,和这个一比,那些玩煤的老板,完全不是个啊。

一年就是生产100万吨,那也就有整整15个亿的纯利。

而且这玩意还会一直不愁销路,多好!

金翎眼睛马上亮了一下,“谈吗?”

“还没说完呢,如果拿下这个,再去拿下一家磷矿,有钾、有磷后,氮肥企业‘杀价’可得,之后顺势进军复合和复混肥,这个链条打通,那我们就将成为国内甚至全球化肥行业的领先者。”

“谈吧!”金翎她已经有些摩拳擦掌的意思,大有冯一平一点头,她现在就主动去德隆大厦的意思。

冯一平看了她一眼,“还没完呢。”

他轻轻的翻过那一页,“前提是,你能从当地有军职的地方政府,也就是指挥枪的生产建设兵团手里把这块肉抢下来,嗯,还要加上一直心有不甘,现在更是虎视眈眈的国投。”

“哦。”金翎一下子蔫吧了下来。

是啊,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轮得到他们。

“嗯,关于金融,”冯一平一目十行的看完,“你也可以把那些心思歇了。”

“原来相关机构早就采取了措施,看来,有些人是在坐等德隆垮台,所以啊,至少在国内目前的大形势下,那些靠金融成功扩张的民企,最终也将死在金融上。”

金翎有些小不爽。

“好消息是,我一直在让睿远吸纳相关银行的股票,你放心,我保证,以后一定能让你加入一家知名银行的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