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招揽(第2/3页)

德鲁克并不错愕,冯一平到了西雅图,如果要谈工作,按照对等原则,会直接去找舒尔茨,即便要跟自己谈工作,也不会是在这样的场合。

“有事请你直说,”德鲁克很爽快,“我在西雅图这么多年,认识一些人,也有些关系,”他以为冯一平找他是私事。

“先谢谢你德鲁克,我敬你。”冯一平举起酒杯。

“呵呵,我和荣幸。”

“德鲁克,我想跟你谈的,其实也跟工作有关,”冯一平也不跟他绕圈子,“你可能不知道,不包括美国这边的员工,单在中国大陆,我公司的雇员现在就已经超过两万五千人。”

“当然,这跟星巴克不能比。”

星巴克的雇员早就超过10万。

“不,我们已经是一家已经过了中年的公司,”德鲁克说,“而且,这应该也说明冯你的员工效率高,你对成本控制得很好。”

“你过奖了德鲁克,问题是,虽然我们员工总数并不多,但是我个人觉得,现在面临的问题却不小,主要的,就是我第一次到贵公司拜访时提到的问题,员工的积极性问题。”

“现在的趋势是,老员工越来越消极,而新员工很快就过渡成了老员工,之所以现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我的公司,现在还处于高速发展期内,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这个问题被高速发展掩盖了起来。”

“我现在就感觉,好些时候,并不能很自如的指挥公司运转。”

“这其实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公司规模变大以后,执行力总是会相应下降,”德鲁克是这方面的行家,“从根本上来说,这个问题没办法杜绝,只能尽量把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正是我现在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们控制得并不好。”

“如你所了解的一样,星巴克在这方面,还算有一些有成效的做法,我想,是不是可以跟舒尔茨谈谈,就这个问题,我们两家公司,进行一些卓有成效的交流?”德鲁克建议道。

“谢谢你的提议,这当然会是个好办法,不过,我的顾虑是,正如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在美国的制造业并不适用一样,一些在星巴克很有效的方法,在我的公司不一定会很有效。”

“你说得有道理,”德鲁克点头,“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出台,和将要出台很多措施,但是因为我们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这些措施的效果,我个人持悲观的态度。”

“我想,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由一个富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深入的了解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再结合一些基本的原则,为公司量身定制一套能行之有效的方案。”

德鲁克如果现在还不明白冯一平的想法,那他这个副总裁就真是侥幸混来的。

“对,你没猜错德鲁克,我个人非常属意你,在我知道的人里,如果有人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一定是你。”冯一平说。

德鲁克这下是真的有些错愕,他稍微沉默了一会,“谢谢你冯,我很高兴你对我有这么高的评价,只是,我在星巴克工作这么多年,对它很有感情。”

这也就是面对冯一平,他才会这么说,换做其他美国之外的公司,还是比自己现在任职的公司实力要差的公司,贸然向自己发出这样的邀请,他肯定只有干脆利落的三个字,“没兴趣。”

“嘉盛也是一家有志于全球化的公司,虽然我们目前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美两国,但是,关于其它市场的开拓,我们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规划,一些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比如我们的便利店项目。”

“所以,我们非常需要一些在企业的国际化运作中很有经验的人才,在这方面,德鲁克你的经验也非常丰富,这又是我们可以倚重你的一个方面。”

“德鲁克,从实力上来讲,现在的嘉盛,和现在的星巴克,从规模上来看,有些差距,但是在不太远的将来,我认为必然不会是这样的状况。”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我们这么说有些狂妄,但是德鲁克,和星巴克相比,嘉盛是一家相对多元化的公司,我们的机会更多。”

“在很多很有前途的方面,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些方面,就是我的信心所在。”

冯一平现在很多布局,都是在未来大有前途的方向,而且在好几个方向上,他现在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至少是棋先一招或几招。

在这些基础上,他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超越星巴克,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将是在有效的管理这些公司的前提下,如何把这些公司有机的整合到一起。

冯一平虽然说得委婉,但德鲁克自然是听出了他的意思,在不久的将来,超越星巴克不在话下?他本能的觉得冯一平这是在说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