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就这样把你征服(第2/3页)

“一平,大家对你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内地首富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侨胞的王主编笑着问。

“老实说,我也有点想不明白,从一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想的就只是在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能顺带着让周围乡亲的日子也能好些起来。”

“出于这个考虑,最开始我们走出农村,选的就是大家都能做的小生意。”

“那时我的父母,推着自己改装的三轮车,把我们的一些出产,加工过后,比如把我老家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板栗,加工成糖炒板栗,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叫卖,之后,很快带动了十几家人一起做这个生意。”

“后来赚了点钱,就租个铺面开面馆,同样是带着周围的人一起开,再之后,我们开便利店,让家里的其它出产有销售渠道的同时,也能解决老家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我居然就成了首富,我真的也挺迷糊的。”

冯一平这样的表态,把会议室里的人都给逗乐了。

虽然大家知道,他的成功,他的首富之路,自然不是这么稀里糊涂的,但是,一个谦逊的人,总是比一个个性张扬的人,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好感。

那些摄影师们,拍摄的时候,更用心起来,这么好的小伙子,一定得怕好看一些。

“呵呵,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内地首富,你有什么感想?”

“这个,要说戴上首富这个帽子后,没有一点想法和感觉,那绝对是假的。”

“老实说,在得知这个殊荣以后,可能是因为养气功夫不足,虽然一直在压制,但我还是很高兴,毕竟再怎么说,这也代表着大家对我的一种肯定。”

“呵呵,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挺肤浅的。”

“这不是肤浅,这是真实。”王主编说。

“就是真实的我,其实挺肤浅?”冯一平开玩笑。

“但是,这个事并没有影响我太多的时间,我很明白,这只是对我过去的一些肯定而已,戴着那个帽子沾沾自喜,自我陶醉,是很没有必要,也很不可取的事。”

“当然,因为这事,一直高兴到现在的人不是没有,我爸妈应该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们的高兴,也不是因为这一件事,他们的高兴,跟之前我在学校时拿到了奖状后是一样的。”

“父母为子女所有的成就高兴。”星岛的郑老主编又插了一句。

“是的,”冯一平点头,“而且,戴上这顶帽子之后,我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在美国,除了工作上的支出,我个人每个月的消费,依然不超1000美元。”

“这么少?”所有人都有些不相信。

“真就这么少,”冯一平笑,“我不抽烟不喜喝酒,吃饭要么在公司食堂,要么在家里自己做,衣服也都很少添置,反正我们男装的款式,不太存在过时一说。”

“并没有因为成了首富,各个方面都跟着上了几个档次。”

“好吧,客观的说,这应该跟我没时间去花有关系,白天工作,晚上工作,可悲的是,我自己好像很适应和享受这种节奏。”

“当然,我并不是守财奴,你们应该也看到了,最近这几个月,在工作上,我可是非常大手大脚。”

“呵呵,我也没有任何问题。”王鹤年笑着说。

最后的一个问题,是明报的总编辑提的,“你在中国和美国都呆过,你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公司,那依你看,究竟是中国还是美国更适合你创业?”

这问题,其实就是奥普拉那个究竟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的翻版。

其内核,也都差不多。

“我觉得,只要是正正规规的做生意,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适合你。”

“有些人可能认为,国内在很多方面都不规范,一些公务人员的操守也一般,因此可以轻松的钻空子,轻松的擢取高额利润,那我想说,这样的事情,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发生,其次,嘉盛从来就没有这样想过。”

“相反,为了让大家不会误会,到现在为止,嘉盛已经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因为这些机会中,政府相关人士的态度非常重要。”

“我们的原则是,这样的机会,不要也罢。”

“但是,不是在国内发展,更容易得到政策的支持吗?”明报的编辑问。

“我不知道你这是怎么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把我们当成了大型的国企?”

“在国内,除了大型的国企之外,其它企业想得到政策支持,那是非常困难的事,你就是费力公关,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相对而言,还是美国这边更容易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因为这边有专业的说客机构,对吧。”

“刚才我也讲过,对我的公司而言,我们所从事的行业,都是一些相对比较新的行业,既然是‘新’,那就一定是超越了现有制度的发展,怎么能得到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