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剖白心迹(第2/3页)

但是马灵听到的重点,和冯一平说的重点,完全不是一回事——不排除她是故意的。

她轻轻的在冯一平胸口捶了一下,“也就是说你刚刚21岁,22岁的时候,就接连有了儿子和女儿?我该说,是你能力太强,还是你太喜欢孩子?”

冯一平不理会她故意转开话题的意图,郑重的说,“但请你和儿子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正常的生活。”

马灵在他怀里扭了扭,“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想和这么做,毕竟儿子这么出色懂事,当然,他妈妈也不错。”

“她妈妈是非常优秀,非常出色。”冯一平强调。

马灵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话,“只是,你怎么就这么笃定,即使你想给,我们就一定会同意?”

“是的,我笃定他妈妈一定会同意的,”冯一平说,“难道不是吗?”

“是,或者不是吧,”马灵红着脸说,跟着又一次转移话题,“谁能保证你接下来不会遇到类似的其它麻烦,比如,今天的这位向同学。”

“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她有什么想法?”

“首先我知道,你肯定是想多了。”

“她有什么想法,我不是清楚,但自己的想法,我再清楚不过。”冯一平说。

“最后,你这是吃醋了吗?”冯一平笑着问。

“才没有呢,”马灵大声说,“这位向同学,除了今天,她和你巧遇了那么几次,这应该也是缘份,对吧。”

“在中国,缘份两个字,其实是可以分开说的,即便真有缘,也不一定有份,”冯一平说,“她真是一个普通的同学而已。”

“她肯定没有你猜测的那种想法,今天她找我,完全是因为工作上的事,她家应该在一些领域有些关系,能为我的锂电池销售,提供一个不错的机会。”

“就是啊,她能为你的锂电池销售提供一个机会,按理,不是应该由你追着她吗?怎么现在的情形,完全反了过来?如果没有其它的原因,这合理吗?”

“合理,我的有些同学,同样跟她一样热情,跟她一样关心我的工作。”

说完这个,连冯一平自己都觉得,这肯定不算一个坚强的理由,跟着继续发挥,“同时,她这么做,也是为早年对我的误会道歉。”

“她原来是我们学校校报的记者,很看不惯我。”

但这事都过去了好多年,也算不上一个有力的理由,在马灵戏谑的眼光下,冯一平觉得自己总算找到了最好的一个理由,“她这么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的锂电池,是我国目前最好的产品,也是一些行业最优的选择。”

虽然说出对自己电池感兴趣的是总后也没关系,但不太懂保密原则的冯一平,自发的认为,这事应该不要扩散的好。

马灵同样不在乎那是什么单位,“哼,怎么就没见到一位对你的事这么关心的男同学?”

“有啊,还有很多,只不过,他们目前在国内,最好的那两个,也就是我的初中同学,现在正在国内自己创业,而且做得还不错。”

“是啊,男同学都在国内,在国外的都是热心的女同学。”虽然马灵说这话的时候,有些阴阳怪气的,但冯一平还是觉得很可爱。

“美国大学的费用你也清楚,美国好多家庭都负担不起,中国就会有更多的家庭负担不起。”

“我熟识的那些同学,出来留学的不多,有些,是因为家里负担不起这样的费用,有些,是因为没必要,当然,还有一些,是因为没机会。”

比如他宿舍里的另外五位,能负担得起留学费用的,估计只有颜志达和韩贵亮两位,梁永高家估计都吃力,陆文青和金宝家,肯定负担不起。

而且,他们几位,想考取美国知名大学的研究生,那可能性也都不大。

再说,以韩贵亮和颜志达家的条件,包括郑佳怡家的条件,也没太大的必要辛辛苦苦考到美国留学。

冯一平这次不等马灵反驳,马上进行下一个话题,“所以,我近期正在筹备一个这样的基金,为国内一些因为费用的原因,不能来美国留学的同学提供支持,只是,目前进展不太顺利。”

这也是冯一平觉得憋气的地方,他这个建议,大方向,相关部委是认可的,只是涉及到具体的操作,下面的经办部门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金翎跟他反馈的时候就说,“要不干脆不通过这些单位,我们直接在香港成立一个这样的基金,然后通过其它渠道宣传,让那些有需要的同学,能知道这个消息。”

但冯一平这次的活动,本来就希望能在国内造起声势来,所以,他现在还没同意金翎的建议。

“对啊,慈善,那个免费大米的项目,什么时候能上线?”马灵又想起这一茬来,她始终记得,正是那个想法,让她对冯一平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