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于事无补(第2/3页)

“在和一个个实力强劲的对手竞争中,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最完善的资源库,同时,我们还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而这些,都是硬币之星不能提供的。”

“线上和线下结合,会发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因此,我还是请求你和麦当劳能郑重考虑我的提议,是和一家之前没有涉足这项领域的公司合作有利,还是跟一家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合作更有利?”

“这个答案,我想很明显吧。”哈斯廷斯解释带说服,说了一大通。

“线上的DVD租赁,现在也不是什么新业态,据我所知,最近让贵公司头痛的沃尔玛,线上租赁业务发展也很迅速?还有百视达的线上租赁,同样也在筹备中,所以你说的优势,并不是你所独有的。”

“另外,明显的是,我们和硬币之星合作,会迅速在全国的大小超市,铺设上万台租赁机,每台单机,一年收入多达几万美元。”

哈斯廷斯说得再好,没有冯一平给他简单算的一笔账有吸引力。

“对不起,如果没有其它事,我要用餐了。”坎塔卢波说。

这个保证,哈斯廷斯给不了,其实对他来说,如果能跟Redbox合作,得到好处的,其实是奈飞。

既然是租赁,就涉及到“一借一还。”在借这个环节,目前百视达和奈飞,各有优势,但在还这个环节,Redbox的这种模式,是所有的租赁公司里,最方便快捷,而且成本最的,这也是哈斯廷斯越想越觉得不能让硬币之星如愿的原因。

“坎塔卢波先生,除了其它的条件,我们可以给麦当劳Redbox现有的业务,更高的估价,我们也可以接受在新公司里,拥有更低的股份。”

自己的优势,对麦当劳没有吸引力,哈斯廷斯转而谈钱。

坎塔卢波笑了,“我们麦当劳成立了这么多年,所以,比其它的公司,我们更有耐心,同时,我们也更看重长期的利益。”

“麦当劳还有一个其它公司比不了的优势,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每天会产生巨大的现金流,所以,眼前多几百万,或者少几百万,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当然,如果对他们现在运营的那些租赁机,以及这种模式的估价,能高出上千万,或者更多,坎塔卢波也非常欢迎。

虽然和奈飞合作,依然没可能,但是,可以以此为条件,再从硬币之星那里,多要些好处来。

但是,奈飞能在硬币之星估价的基础上,再多溢价上千万美元吗?不可能。

奈飞是哈斯廷斯创办的公司,但不是他一个人的公司,他头上,同样有董事会,还要对市场上大大小小的投资者负责,不像硬币之星,刚完成整体收购的冯一平,在董事会,也可以一言而决。

“你知道的,坎塔卢波先生,我们同样可以向麦当劳董事会发出合作提议。”好说不成,哈斯廷斯使出了最后一招。

“呵呵,这是你的权利,我们也欢迎。”

坎塔卢波听出了他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不就是说他作为麦当劳的总裁,拒绝了潜在第三方更高的报价,从而质疑他的专业操守吗?

但这招,对他没有什么威慑力,因为这一次,Redbox并不是出售,而是和其它公司合作,即使奈飞在发给麦当劳董事会的文件里,提起自己拒绝了哈斯廷斯的报价,也并不能对他产生多大影响。

如果是一锤子买卖,追求的肯定是最高的报价,但既然是合作,追求的自然是长期收入,并不是报价最高,就最有优势。

“顺便说一句,这一次和硬币之星达成合作后,欢迎奈飞跟新的Redbox合作,那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团队,我相信他们也能对奈飞提供一些帮助。”

坎塔卢波这话,多多少少,有点回敬哈斯廷斯这一连串可以称得上无礼的举动,和质疑自己专业性的说法。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句话,恰好戳中了哈斯廷斯最担心的事。

哈斯廷斯听了以后,顿时火冒三丈,等你们合作完成,就是我不去找他们,怕是他们也会招上我好不好?

……

和坎塔卢波谈入僵局的哈斯廷斯,大感挫败的飞回硅谷,究竟要不要向麦当劳发出合作申请,现在这一点不用考虑,肯定要发,总之,能多制造一些干扰,那都不是坏事。

但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自己在董事会,也并没有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在给硬币之星带去干扰之前,他自己先面临着很大的干扰。

他同时做了两项工作,一边抓紧说服董事会,一边,破天荒的、非常诚恳的,给包括自己视为眼中钉的百视达在内的那几家业内前几名公司的CEO打电话。

和坎塔卢波把话说到那个地步,他明白,自己这次,顶多只能给这项合作带来一些干扰,但是,如果百视达他们也能参与进来,那说不定真的能搅黄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