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乐观(第2/3页)

他这话说得在理,集团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之前之所以没有,是因为嘉盛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随着集团扩展步伐的加快,比如这一次冯一平的收购意向,这一短板,马上显现了出来。

“谢谢王主人的金玉良言,黄行长,您呢?”

“那我就直说啊冯总。”富态的黄行长笑着说。

“你别客气,有话一定直说。”

“我们非常钦佩冯总您的实力,嘉盛同时展开这么多项目,之前一直不需要银行融资,但与此同时,我个人对这样的行为,其实相当不赞同,就是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采用多种外部融资手段,肯定能极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黄行长说得在理,”冯一平点头,“这主要责任在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做事其实主要求稳。”

当然不是这么回事,主要是自己在金融市场上来钱太容易,加上先发展的几家公司,不管是装饰公司还是便利店,回笼资金的能力也非常出色,投入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们不但能支撑以后的扩张,还能有余力来支持集团其它项目的建设,确实没必要贷款。

而且,当年还房贷那几年的压力,他印象非常深刻,同样,小时候因为妈妈住院,在信用社借的300块贷款,连续还了几年后,本金居然变成500块,同样让他印象深刻,银行吧,自己能周转,那能不沾就不沾。

“其实现在社会上有些话,说我们银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这真的是太片面,”黄行长笑着说,“很多人说为了融资,和按时还上银行的贷款,着急得连觉都谁不着,但冯总您这样的专家应该清楚,其实,最睡不着的,是我们这些人。市场的波动,或者行业周期的变化,对大大小小的公司造成大大小小的影响,最后,这些影响汇聚到一起,全压在我们肩上,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我们总要对国家,对老百姓,对储户负责任。”

他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本来就是很正常一件事,只要是生意,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且,国内的银行家,哪有他说的那么敬业和无私?

“呵呵,黄行长你放心,我绝没有这样的看法,至于之前不融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们真的是不太缺钱,但是,这最后,不还是求上了你们吗?”

“冯总您说笑,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我们非常感谢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王主任说,“有幸深入了解嘉盛以后,我们认为,嘉盛发展前景非常好,而且现金流同样非常充沛,和嘉盛合作,我想肯定不会让我们睡不着觉。”

冯一平依然没有顺着他的话问下去。

如果他们审查的这些资产还不够,那么自己成立的那家没有挂牌的不动产管理公司可以帮忙,不动产公司手持的那些房产,到现在,总价值也不是个小数目,加起来,也能轻松的在国内富豪榜上占个位子。

他以前说的没错,虽然地产开发商的利润高,但有时候,从账面上看,买房子的人,收益更高,毕竟,一些好房子,升值个一倍甚至几倍,那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开发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事。

只不过,赚这样的钱,悄悄的就好。

而且,那些房产,同样有良好的收益,因为它们中的很多,都是出租给嘉盛下面的便利店、专卖店、酒店等。

“呵呵,每天晚上我都睡得很好,所以黄行长不用担心我会传递给你压力,让你晚上睡不好觉。”

总之,综合其它几处的反馈,看来他们这一次狮子大开口的融资项目,比前几天央行掌门人所说的审慎的乐观,还要更乐观一些。

这也就是说,他接下来的美国之行,将会比较乐观。

所有的事都比较乐观,当然,除了生活上的事。

……

“我们支持你去好好转转,是不是有这样的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张作栋问女儿。

经过几天的休养,张彦的精气神好了些,闻言点头。

“只是,你一个女孩子,以前又从来没出过远门,你叫我和你妈,如何放心让你一个人出去?所以,我们的意见,你要去可以,但最好还是随团去,去看看海,去看看名山,去看看古迹。”

“彦,这样也好,参加完一个团,可以回家歇一阵,再去下一个旅行团,你也不累,我们也放心,好不好?”她妈妈也劝。

做父母的也难,见怎么劝,女儿就是铁了心,他们只得退一步。

“我不想跟团,跟团没意思,上车睡觉,下车看庙,还总是被拉着买东西,没劲,我就想随心所欲的四处走走。”

“爸妈,你们也不用担心,我这么大个人,就在国内散……”她差点把散散心给说出来,“会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