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收获季(第2/2页)

“我市二中沈奇同学勇夺国际奥数金牌,真学霸闪耀国际赛场!”——南港新闻。

地方性质的南港新闻网没派记者去英国,他们转载了QQ新闻关于IMO的报道。

“热烈祝贺我校沈奇同学勇夺国际奥数金牌,奥数最强名校南港二中再创辉煌!”——这是条微博,博主是“南港二中”,也就是沈奇他们高中的官微。

“沈奇同学是强大的。南港二中奥数最强名校?存疑。”——“华中师大一附中”@了“南港二中”。

衡水中学:“存疑。”

人大附中:“存疑。”

燕大附中:“存疑。”

首都四中:“存疑。”他们四中是真正的名校,但这次四中没人入选奥数国家队,凑凑热闹总可以吧。

这么一闹一转一哔哔,南港二中官微的粉丝数量瞬间翻倍翻倍再翻倍。原先这个官微就200多粉丝,基本都是校内职工和学生家长,几分钟内他们的粉丝数量过千,吃瓜群众越聚越多,并呈不断增长趋势。格林尼治时间中午,差不多就是中国时间晚上八九点,正是吃瓜的黄金时间。

南港二中官微被几位高中界大佬集火,他不敢继续拉仇恨,瑟瑟发抖不说话。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叫PKU的博主站了出来,默默的给南港二中官微点了个赞,发了个鼓励支持的表情。

紧接着THU拍马杀到,留下三个竖起的大拇指表情。

高中界的大佬们不做声了,事态得以控制。

英国颁奖现场,沈奇第三次上台领奖,同时上台的还有俄罗斯选手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

沈奇收获了一个特别奖项——IMO创新奖。他42+1总分中的42属于满分,1属于创新。

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收获了“IMO历史最佳选手奖”,他追平了罗马尼亚选手马诺勒斯库三届参加IMO、三届获得满分的纪录。这个奖项一共颁出过两次,这是第二次。

沈奇和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并列本届IMO金牌第一名,他们均拿到满分。

二人握手、合影,全场记者的目光都聚集在中俄两位天才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