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神兵在握岂惧乱(第2/5页)

有……一干迷彩装束的保安天天被这么训着,早知道怎么说。

好!杨伟一挥:兄弟们,登车出发!

……

葫芦沟里葫芦山、葫芦山上出香炭。

老凤城都知道这个谚语,早在解放前这里的香炭就闻名全省了。什么是香炭,就是一种基本没有含硫含酸或者含其他杂质的纯炭,从地下开采出来,有的甚至还是树干状,带着很清晰的木纹。这种炭地燃烧的时候是一色青幽幽地火焰,不但没有任务刺鼻的味道,而且有一种木质的香味,据专家考证,这里煤层的成煤时期比周边的要长上千万年,所以炭质很纯正。可能有人听说过兰花炭,而葫芦山上的香炭就是兰花炭里的一个旁支,要说起来,这炭是兰花炭中的极品。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上网查一查,英国古老的贵族王室,最偏爱的就是来自中国的这种兰花炭,每年出口创汇,要搁过去,这是御用的极品。东南亚那一带,更不用说,每年的定额出口,连文革时候那么乱都没停过。从葫芦山往南三十公里就是凤城矿务局下属的岭山寺百万吨级大型矿山,专以生产兰花炭闻名。

而且葫芦山上呢,却因为地质条件和三通(通电、通水、通路)成本太高而无法进驻大型矿山,这就使得当地人钻了空子,开起了小黑窑,黑窑一开,香炭的价格被拉到了低点,成为矿务局的一块心病,这次出资七十万赞助查矿工作,其实要真把周边的黑窑封了炸了,别说七十万,再多出七八十万也不含糊!

葫芦山的村民一个姓,全姓朱,据说是当年中原大战逃荒到此地的人建村立家,不过这些人运气忒好,一下子拣了个风水宝地;这个风水宝地,也是长平第一人朱前锦的发家之地,山上了两座黑窑早已是朱前锦一家的产业了。不过这地儿实在是太偏,朱前锦发家后就把自己和几个本家都带出了山沟,朱同生、朱同枝这两表兄,还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上午十点多一点,一辆东风大卡拉着一车花花绿绿地人进了村,这是前一天商量好的,好像是什么文化下乡来演出来了,现任村长朱全是朱家一系的老人,连朱前锦见了面都得叫二大爷,这老头跟普通乡下老人一样,都爱个热闹,一听演出队要来,高兴地喊了群小伙忙着张罗场地,待到这演出队来了,嘿,看得一群村民眼珠子都快掉脚底下了,那女演员足足来了……看我数数……不多不少,十个,一个比一个花哨,还两俩胸前跟吊了俩暧水袋一般般大,腰粗点吧,没关系,咱们喜欢这类型的……还有几个,屁股大得像磨盘,嘿,这好,俄们家婆娘要有这身板,那多过瘾……女演员一下车还没进场坐定呢,这边搭台子已经是口水一地了……

草台班子班主是一件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时手下有七八个张罗的娘们,这些娘们什么来路实在是不好说,什么人都有。模样吧,实在不敢恭维,不过这性别确实是女的这没假!王大炮请班子的时候一看,傻眼了,说了句,大哥,你这演员质量也造假了吧?……那班主说了句,大兄弟,你不了解乡下,这腰粗奶肥屁股大才算美女,我这还不算顶级的,顶级的那模样……那模样基本长得和你差不多……

王大炮气得直想踹他两脚,不过这问来问去,还真就这么回事,这个草台居然还是长平一带有名的班子。无奈之下只请班主再凑人,这班主一个电话又找了几个凑了十个人,那后来的倒还真不错,听说是发廊里的,业余时间下乡跳个舞这是兼职,专职是啥呢?地球人都知道。

一群野凤凰进了野山沟,得,绝对是轰动效应,况且就那穿戴,村里多数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平时来个音乐班子吧,那女的也就仨俩,死要钱还不好好脱,今天免费来,这事可不能耽误……等音箱刚接到电、电子琴刚试了个音,台下已经围了里里外外好几圈,不过清一色都是老爷们,那小大姑娘小媳妇一看这架势,根本都敢来。

最高兴的就是村长朱全了,这老头乐呵着呢,心想着,还是政府知道咱老百姓最需要啥,看着文化下乡还是好啊,一下送来十个娘们,那天把乡文化站那小伙子好好请请。

十一时,准备开唱,这开场一般都有个点歌、唱歌和跳段舞的过程,这场景是给后来铺垫,没带色,不过还是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别以为演得好啊,其实是乡下人实在,你就芙蓉姐姐在台上跳巴蕾,大家照样鼓掌!再往深里说,其实只要是个女的,脸上只要没破相,搁台上唱唱跳跳,乡下都是非常欢迎滴!这地方要说最缺的不是钱、不是文化,而是女人!

十一时二十五分,杨伟是远处山路上已经隐隐约约看到葫芦沟的村貌,这个地形特殊,需要从村中间通过,村后是一个大山隘,中间一个豁口,两头是山,路就在隘口中间,远远地看像个大葫芦,根据王大炮先行一步的探查,过了隘口离矿山还有两公里。杨伟目测了一下距离,拔通王大炮的电话,一个简单的话:十分钟后,鸣炮奏乐,动静搞大点,我们要通过村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