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Isabella·Alvin·(第2/3页)

“但您也看到了,在这片土地上,英国人与布尔人之间有着怎样矛盾而又共生的关系——这两个民族有着完全不同的语言,信仰,文化,与价值观念,强迫他们共同居住在一起,就意味着布尔人得遵守英国人的法律和习俗,必然会招致布尔人的不满;要是将他们分开,布尔人自己统治自己,那便又是第二个德兰士瓦共和国,要是哪天他们又从地下挖出了金子,难保不会又发生一次詹森袭击;要是彻底将他们抹灭,情形就如同您这几天目睹的一般,仇恨撕裂了整块大地,生灵涂炭,经济倒退,谁也没办法过上半天的好日子。”

“那您觉得我该如何去做,才能解开这个死结?”伊莎贝拉追问着,这些天接连在她眼前闪过的景色皆是一个个沉重而有力的结束战争的理由,没人能在目睹那一幕幕藏在平静荒漠下的人间惨剧,却仍然若无其事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残酷黑暗的角落,即便没有阿尔伯特,伊莎贝拉知道自己也一定会做点什么。

但事到如今,她也已经明白,光只想要结束这场战争,是不够的。和平恢复后,英国人与布尔人间的仇视,不同人种间的不平等,这片大陆上因为矿产而兴起的畸形经济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改善。倘若这场战争在没有分出绝对胜负以前便被她终结,那也不过只是在另一场更加激烈残酷的战争到来以前的中场休息罢了。

莫莱尔先生只是笑了笑。

“我听见了夏绿蒂与丘吉尔先生谈笑的声音,”他轻描淡写地转移了话题,“我很高兴他们相处得这么融洽,夏绿蒂还没正式加入斯宾塞-丘吉尔家族,就已经有了一个好朋友了,实在是她的幸运。”

狡猾的法国狐狸。伊莎贝拉在心中暗暗骂了一声,她还没有对是否要收养夏绿蒂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因此莫莱尔先生在分享自己见识的方面总是会保留几分,尤其会在这种关键时刻含糊其辞。但她已经仔细地思考过这件事,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夏绿蒂托付给德阿尔某个靠得住的人,最好是能立刻将夏绿蒂带离南非,送回英国的人。她不能带着这个女孩北上金伯利,深入战火与危险的腹地,倘若说夏绿蒂因此而出了什么事,即便她的父母能谅解自己,她也不能原谅自己。

至于温斯顿,他则十分喜爱夏绿蒂,就像是突然得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妹妹一般如获至宝,恨不得将路上每一分每一秒都花费在她身上。他教她说英文,教她如何锻炼身体,还拿着埃尔文布莱克的手|枪教她如何握枪射击,又拿着餐刀教她如何防卫自己;闲暇时候,他会跟她说自己的童年经历,在哈罗公学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的求学过程,还有在古巴的所见所闻。相比起几乎一整天下来都沉默不言的埃尔文布莱克,夏绿蒂的确是一个好得多的旅伴,听众,以及学生,她活泼可爱,又妙语连珠,即便有隔音的铁壁,也没能阻拦他们时不时传过来的咯咯笑声。有时候,伊莎贝拉都怀疑,即便莫莱尔先生没有要求她收养夏绿蒂,温斯顿说不定也会恳求她那么做。

但伊莎贝拉心意已决,因此在那通与阿尔伯特的电话中,她也没有提及夏绿蒂的事,只是嘱咐了霍尔丹少校也为夏绿蒂准备一份旅行证件,方便日后她回去英国时使用。

温斯顿就比她热心多了,他们刚在霍尔丹少校的家中安顿下来,伊莎贝拉才准备前去联系阿尔伯特,他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夏绿蒂出门购物了。他们一直没能在沿途的村镇里买到合适的衣服,这时候还不时兴做好成衣在商店中售卖,都是买好布料,约着裁缝上门来量身定做,因此可怜的夏绿蒂一路都不得不穿着同一套衣服。一逮着机会,温斯顿自然便要改善这一状况,不过,出乎伊莎贝拉意料的是,从未对夏绿蒂表现出兴趣的埃尔文布莱克竟然也跟着一同前去了。

只是,等到傍晚时分,温斯顿带着被打扮得像个精致的洋娃娃般的夏绿蒂回来时,埃尔文布莱克却没跟在他的身后。

“我怎么也找不到他,几乎是刚出门没多久我们就走散了。”温斯顿垂头丧气地说道,“我还以为他要是迷路了,会自己回到这儿来呢。”

那一刻,伊莎贝拉同时捕捉到了安娜与康斯薇露脸上瞬息即逝的惊异脸色。

*

埃尔文知道,温斯顿丘吉尔带着那个叫夏绿蒂的小女孩出门购物时,就是自己最佳的逃跑时期。

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出门,会降低安娜的戒心,她说不定便会留在霍尔丹少校的家中陪着公爵夫人,而不是跟踪自己。等到她意识到自己没有与温斯顿丘吉尔一同回来时,最快也是傍晚了,等到她能出门追踪自己时,便是深夜了。只要自己在那时逃离了德阿尔城的范围,安娜就不可能找到自己。尽管那可怕的女人似乎从来不需要睡眠,可以整夜整夜醒着而仍然保持着充沛的体力与精神,在火车上时他就发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