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0章 树挪死 人挪活 干部轮岗好处多(第3/5页)

“王市长,这是市监察局送来的请示,您看一下。”李锦湖将一份请示递到王子君的办公桌上。

已经将厚厚的冬装脱下的王子君,一身毛料的黑色西装显得仪表堂堂,气宇轩昂,接过李锦湖递过来的文件看了几眼,王子君笑道:“监察局的工作效率还算不错,就按他们说的办吧。”

“那我稍后就给他们回复一下。”李锦湖笑了笑,就看到压在王子君办公桌上的《东埔日报》,笑着道:“王市长,近来东埔日报的新闻报道质量可是上乘了不少,看来,新上任的总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没有金刚钻干不出来这种瓷器活嘛!”

王子君冲李锦湖眨眨眼睛,心照不宣地说道:“事实证明,干部轮岗很不错。树挪死、人挪活嘛。一个干部在某个岗位上呆久了,容易产生职业困倦,形成思维定式。换个新岗位,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面对新的岗位,有了新的压力,就会有紧迫感,就会逼迫自己学习提高以适应新的工作。此外,新岗位还会给人新鲜感,新鲜感能激活人的思维,带来新的精神和干劲;最重要的一点,还有利于干部摆脱各种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从关系网和利益圈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对干部的一种保护啊。”

“嗯,王市长您说得对。最近广播电台的节目您听过没有,也有不小的提高呢。有这么一个能干的莫主编,估计咱们东埔市的广播宣传工作将要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李锦湖咧嘴一笑,带着一丝风趣地说道。

广播电台和市日报社进行了一次交流轮岗,前些时候,《东埔日报》社的莫总编到广播电台当了主抓业务的副台长,而那位副台长却到广播电台当了副台长。

这种小小的轮岗,除了本部门本系统,在东埔市整个体制内好似很不起眼,但是到底是有人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的。虽然这么一个对调,从两个人的级别上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是日报社的总编辑和广播电台的副台长,明显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王子君笑了笑,没有再提这个话题,对于他来说,这位莫总编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该记住的都记住了,他也不愿再揪往此事不放。

“对了,王市长,市建委那边打了个报告,说老街那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工作?”李锦湖掏出烟猛吸了一口,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老街区拆迁的前期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只要确定了建设单位,就可以开始施工了。只是,这确定建设单位,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年头,那些投机钻营的人把“要想富,先修路”、“要发财,投标来”这两句顺口溜发挥到了极致,只不过,这里面真实的意思却被演义了。王子君虽然不主管城市建设,却也知道,这工程招标就是一块大蛋糕,大家都趋之若鹜,想要从这个蛋糕上切一块下来吃到肚子里,如果能独吞更是美哉快哉。虽然这些天还没有人给他明说,但是电话却是忙碌了起来,大都是一些省直单位的头头脑脑打的电话。

这些电话虽然都不是开门见山,但是意思却是说得明明白白。王子君对于这些电话虽然有点反感,但是,却也一一进行了应付。

“王市长,这里面的水有点深哪!”李锦湖见王子君没有说话,沉吟了瞬间,就轻声的对王子君说道。

“怎么?锦湖,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人给你打招呼了?”王子君和李锦湖说话没有太多的顾忌,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步行街可能太吸引人了!王市长,我都不记得自己家里在东埔市还有亲戚,看来,一旦你处在哪个位置上,这三姑六婆就陆陆续续的冒出来了!”李锦湖有点无奈的伸了伸手,接着道:“王市长,来的这些亲戚我都不认识,但是论起来,他们还真是我家的亲戚,很多年都不曾来往了而已。”

“富在深山有远亲哪,锦湖你当了秘书长,这亲戚自然就多了。”王子君知道李锦湖的苦恼与无可奈何,却也不便点破,而是笑着和李锦湖开玩笑。

“王市长,我这几个亲戚,说起来应该是您的亲戚,他们来找我的目的,无非是想要让我在您跟前吹吹风,想要在这项过程中分得一杯羹而已。”

“这步行街的项目,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而越是这般的项目,其中的风险也就会越大,王市长,我觉得您对这种事情,还是能推就推吧。”李锦湖说完自己的想法,就将目光朝着王子君看了过去。

能推就推?李锦湖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少招惹这个马蜂窝啊?想要建设步行街的人有很多,而这步行街却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不会如意,这般的是非圈,掺和进去肯定没什么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