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伯乐(第3/4页)

夏闻天的话不仅中肯,而且语重心长,丁能通着实松了口气,而且暗自庆幸,他原来担心组织上会开除自己的党籍,留党察看一年是最好的结果了,现在看来夏闻天很欣赏自己没在"肖贾大案"中陷得很深,夏市长是个很明眼的人,他觉得只有经过风浪考验的人才不至于陷入漩涡,夏闻天无疑是自己的伯乐、知音!

丁能通感动了,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在人生最坎坷的当口,遇上了一位好领导,丁能通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夏市长脸上添彩!

夏闻天似乎看出了丁能通的心思,微笑着又递给丁能通一支烟,丁能通本来想表几句决心,但是由于激动,思绪很乱。

丁能通猛吸几口烟控制着激动的心情说:"夏市长,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希望,不过,整改驻京办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驻京办的职能是由现存体制造成的,中央各部委办局总喜欢管一些该交给市场的东西,政府管得越多,'跑部钱进'就越厉害,权威是在神秘的氛围下产生的,信息上下不通,典型的表现就是决策暗箱操作,以及高层对行政公共信息的垄断,这是驻京办诞生的背景,眼下由于中央和地方的有些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还不能彻底打破财政转移支付不透明、不规范的状态,这是驻京办的职能得不到转变的重要原因,即使撤掉了,还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再建立起来。夏市长,方案我可以拿,但是大背景大环境不变,举东州一市之力,整改驻京办,有可能在与其它城市的竞争中吃亏,这一点您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呀!"

应该说丁能通的态度是诚恳的,他不愿意长不了自己几岁的年轻市长一上任就碰钉子,更珍惜这位有魄力的年轻市长敢于起用自己这个犯过错误的干部,这是需要极大政治勇气的。

夏闻天不是没有考虑这些问题,或者说正是由于他对丁能通提出的问题有过深思熟虑,他才下决心要整改东州市政府辖区的驻京办,因为他整改的目的不是要削弱驻京办的职能,恰恰是要加强,准备撤掉各县区的驻京办,目的也是集中主要人力物力财力强化市驻京办的职能。

夏闻天上任不久,便通过调研了解到,中央转移政府支付有一半以上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完全脱离了人大的监督,有的甚至脱离了政府的监督,转移支付在脱离监督之后,就难免走向权力寻租之路,权力拥有者的自由载量越大,权力寻租空间就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要各部委资源配置与项目审批的标准和程序不够公开和透明,驻京办就撤不掉。

"能通同志,你的担心我都考虑过,改革就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你的任务就是把石头摸清。"

夏闻天正说着,龙小波推门进来了:"夏市长,赵长征省长的秘书来电话,下午一点半请您到赵省长办公室去一趟。"

"他有没有透露赵省长找我有什么事?"

"好像是谈东州地铁的事。"

"能通同志,你看东州地铁工程迟迟批不下来,你们驻京办要多发挥作用啊!"

丁能通见夏闻天很忙,连忙起身告辞:"夏市长,那我就先走了。"

"也好,我看你抓紧时间上任,有什么困难随时沟通。"

丁能通走出夏闻天的办公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堵在胸口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径直走到电梯旁,忽然想起林大可让自己去他办公室坐坐,林大可是市驻京办的主管市长,险些忘了,丁能通摇摇头,转身去了林大可的办公室。

丁能通走进林大可的办公室时,林大可正在摆弄十几串念珠,见丁能通走进来热情地给他沏茶。

"能通,跟夏市长谈得怎么样?"林大可关切地问。

"挺好的,林市长,驻京办归你领导了,你可得多关照老弟呀!"丁能通在林大可的办公室明显没有在夏闻天的办公室那么紧张。

"放心吧,你小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能通,我听小梅说,你和北京法源寺的智善师傅熟得很,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帮忙啊!"林大可诚恳地说。

"林市长,你太客气了,我和智善确实有交情,只是不知道我能帮什么忙?"丁能通望着林大可办公桌上的念珠纳闷地问,心想,莫非你林大可抛开共产主义改信佛教了?

"自从我父亲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以后,我母亲就哭瞎了眼睛,她老人家守了一辈子寡,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弟弟拉扯成人,一辈子靠心中有佛撑过来的,老人家笃信佛教,就喜欢佛家的念珠,我出差无论走到哪儿,都给她带念珠,但是都没有开过光,老人家希望我找一位大德高僧给开光,既然你和智善师傅有交情,这件事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