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曾是邂逅人(第2/3页)

他们的异常举动,让柳也根惊恐不已。本来柳也根正准备上前介绍县委书记周一桂和刚刚调入省委组织部的贾士贞相识,现在哪里需要介绍啊。他清楚地记得,周书记为了要请贾士贞,单独把他找到办公室,反复盘问了半天,还征求了他的意见。这一切都说明周书记根本就不认识贾士贞这个人。可是,眼前的现实,却让他又不得不相信他们之间并不陌生,而且有过不寻常的交往。

周一桂和贾士贞的手一直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似乎都意识到,他们那次不寻常的相遇深深地保留在各自的心中,无须他人知道。此时,他虽已判断出,这个曾经在那场车祸中积极救人的高个男子就是这里的县委书记,但他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叫周一桂。

周一桂向贾士贞介绍了县长吴士彪,县委组织部长殷惠仁。贾士贞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须臾之行居然是这样精彩的一幕。

大家上了二楼小会议室,周书记把贾士贞让到正面中间的长沙发上坐下来,大家也在旁边入座。周一桂表现得异常激动和兴奋,贾士贞也有说不出的快乐。

周一桂看看大家说:“今天有幸能请来我们省委组织部的士贞同志。”他说到此处,停了下来,看看贾士贞,“请士贞同志别见外,这样称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大家知道全党都称‘小平同志’。士贞同志是我们乌城人的杰出代表,今天士贞同志能来我们须臾这样的穷县,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放下手中的工作,来欢迎士贞同志的到来!”

这时,一个服务员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进来了。

周一桂说:“请士贞同志尝尝我们须臾的特产——须蜜一号。请!这是在省里获得金奖的优良品种西瓜,具有香、甜、嫩的特点,在所有的西瓜品种中独占鳌头。”说着双手拿过一块,恭恭敬敬地递到贾士贞的面前。

午宴虽然很是丰盛,但周一桂始终控制着整个酒席进度的节奏,他既不让贾士贞多喝酒,也不让场面过于尴尬。看得出是位各种场面都能力挽狂澜的领导。

饭后,众人簇拥着贾士贞到宾馆房间休息,进了门,周一桂就把大家打发走了。房间里只剩下了他和贾士贞,他们聊了好久,但谁也没有捅破那场车祸中相遇的事。只是临别时,贾士贞紧紧地握着周一桂的手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看来咱俩真是有着一定的缘分,缘分也许就是天意。”

下午,贾士贞坚持要回去,周一桂也不再挽留。柳也根虽然感觉到周书记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并不知道其中缘由,只好按照领导的意图跑前跑后。

临走时贾士贞说要向胡耀先道别。这时,周一桂才知道胡耀先原来是贾士贞的同学。于是,叫柳也根给胡耀先打了个电话,随后便驱车去见胡耀先。

见到了胡耀先,贾士贞笑着说:“胡兄,实在抱歉,我因有事,马上要赶回去,有些事恕我不能明说,一切顺其自然吧!还有,你昨天报纸里包的什么东西忘记带走了。”说着,贾士贞把纸包交还给了胡耀先。

胡耀先的表情略显尴尬,可又不便明讲,只是牢骚地说:“士贞,现在我们国家的干部体制实在是太落后了,哪里还有什么伯乐啊?哪里还重视人才啊?全凭关系,全凭某个掌权人的一句话!去年,我想既然自己竞争不过人家,还不如去援藏,再苦再累不就是三年吗?现在我还年轻,像我们这些乡党委书记,只要组织上批准了去援藏,就能提拔为县委副书记了。如果在西藏干得好,说不定还能给转正呢!我向组织上提出了申请,可没有批准。后来才知道,当时县里有两个局长,还有两个乡党委书记都是我们县里副县级后备干部人选,其他人根本就挨不上边!那些所谓的堂而皇之的组织原则,干部路线,好像他们用人都是按照‘四化’标准似的,其实那都是哄骗三岁孩子的。士贞,你在省委组织部,难道看不到吗?就说我们县里吧,哪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里部、委、办、局一把手的调整,不都得周书记同意才能通得过!什么叫组织,什么叫常委会,说到底还不就是一把手的一句话嘛!你看,现在从省到县,政工副书记不管干部,干部都由一把手来管,一把手什么权都可以放,就是不放任用领导干部的大权。”

贾士贞默默地听着胡耀先的一番话,想到省里正是这样。侯向主持省委的全面工作,并分管干部工作,而那些厅局长们则也效仿着省委的分工,一把手分管人事和财务。想到这里,他有些犹豫了,不知该如何去帮助眼前这个表兄胡耀先了。

周一桂说什么也要亲自陪送贾士贞回家,贾士贞觉得多此一举,可怎奈盛情难却啊,只好客随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