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老谭的多面性(第2/3页)

两人是大学同寝室同学,关系密切,谈话没有遮拦。

侯沧海得知是二七公司的人,便没有太留意此事,问道:“你昨天到江州,熊小梅怎么样?”

杨兵道:“她的状态不好,憔悴,抑郁。我把银行卡给她时,她到卫生间哭过一场。一日夫妻百日恩,你这样做是对的。幸好那个许俊春突然病情恶化,直接挂掉,否则熊小梅更加艰难。”

侯沧海由衷地道:“虽然这样说许俊春不太道德,但是,我还是要说,这样离开对他和对熊小梅都有好处,否则,他得不到解脱,熊小梅更是受到拖累。他存活多久,熊小梅痛苦多久。”

杨兵又道:“我到铁江厂看了,那个厂地盘宽大,很适合做厂房。我们可以跟秦阳市政府谈判,将铁江厂并购过来,厂区可以建生产线,其余可以用来做危房改造,应该很难赚钱吧。”

危房改造项目如今成为沧海地产最擅长的地产类型。每个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基因,基因往往是由主要领导人和前期项目所决定。国内著名房地产领导企业并非什么地产都做,往往都在各自擅长领域深耕细作,并形成独特的模式。比如某一家著名房地产公司早期就不断复制珠岛花园模式——小户型、薄利多销,快速回笼资金;某杨姓大佬则专做别人看不上的荒地;还有大房地产商只在某个区域开发。

不管是哪一种模式,只有找到适合本企业的模式,才能真正不断复制成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高州锁厂危房改造项目大获成功以后,沧海集团领导层习惯于做类似危房改造项目,形成了一整套成形方案。杨兵看到铁江厂立刻联想到高州锁厂和黑河项目,实属正常反应。

杨兵提出建议以后,侯沧海怦然心动。凡是男人都有在前女友面前扬眉吐气的潜意识,收购铁江厂无疑最能满足男人内心的隐秘意识。另外,他对铁江厂很了解,确实如杨兵所言,这一块恰好适合沧海地产。

“现在暂时不说铁江厂的事情。你以后有空帮着联系熊小梅,最好能给她找个事情说。有事情来做,她就不会抑郁了。”

“介绍她去秦阳二七分公司。”

“我不希望熊小梅做医药代表。”

“那就让她成为沧兰万金二级经销商,肯定赚钱。”

“张小兰在管这一块,不妥当。张小兰这人很大度,我更要自觉。这事情交给你去设计,拜托了。”

聊完私事,侯沧海和杨兵将关注点放在了企业人事管理上。沧海集团崛起速度很快,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管理制度非常混沌,包括企业人事管理等各项制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时候凭着管理者本能进行管理。发展到此时,包括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在内的管理制度规范化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目前一线工人由于主要来源于高州锁厂和江州面条厂,还比较稳定,其他部门招聘来的员工陆续出现离职现象。有来有往,有进有出,这对于企业来说也很正常,侯沧海看到辞职名单后敏锐地发现了潜在问题,决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免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必须要请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等他们拿到管理方案以后,严格执行,这是提高管理水平最便捷的路。只不过,他们的价格贵得离谱,估计很多人会反对,还得认真考虑。”请咨询公司为公司做绩效体系(含薪酬体系)原本是杨兵提出来的,可是得知价格以后,杨兵慢慢开始打退堂鼓。

侯沧海道:“价格贵自然有价格贵的道理。西方国家工业化比我们早得多,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花钱就能拿过来,这是何等幸福的事情。我们不要怕价格高,就怕水平不高。而用什么来检验水平,最简单的指标就是价格。”

杨兵笑道:“你绕了一大圈,一句话可以总结,便宜无好货。”

“可以这样讲,沧海集团就要向国际一流企业看齐,老老实实当学生。但是,企业在不断发展,我们也不能等待咨询公司慢慢做方案。当务之急要将政府管理经验套用过来,将公司目标管理体系理顺,年初,给每个员工制订绩效目标,根据这个目标由直接主管进行不定期的辅导和调整,年中六月七月进行回顾和反馈,年底评估考核,要把绩效结果和激励机制挂钩。这些传统手法有效,我们不能自我贬低,也不能故步自封。”

当前山南企业普通有一个问题,很难给职能部门制订可以量化、令人信服的考核方案,特别是考核指标的量化和评估,往往是机关相关办公室人员根据一些上报数据拍脑袋想出来的,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经常受到质疑。考核兑现后,矛盾就会凸现,员工离职往往在考核兑现后形成一个高峰。分析数据以后,侯沧海下定决心要向国际最好企业学习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