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布局(第2/3页)

离开父亲的家,张小兰想起以前的三口之家,悲伤如大雾一样弥漫。她从小在优越生活环境中长大,父母离异算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

侯沧海一路劝解,仍然无法缓解妻子忧伤情绪。回到综合研究中心顶楼宿舍,侯沧海为妻子褪去衣衫,将其抱进按摩盆。夫妻俩人很喜欢在盆里聊天,听音乐,喝啤酒,让身体和心情都放松下来。聊了半个多小时,又不断肌肤相亲,张小兰这才彻底恢复了平静。床上,巫山云雨,情浓水润。云收雨散之后,这一对尚处于新婚的夫妻你亲我爱,极为甜蜜。

清晨起床,侯沧海到林间打沙袋,张小兰在旁边散步。麻雀在枝条跳跃,蚂蚁排成列,在树间快速移动。

江莉带着一把面条从食堂出来,走到综合中心大门,听到山林处有打拳声,便循着声音找了过来。

“这是新产出的面条,昨天晚上试验成功。”

江莉通过销售实践,知道产品质量将最终决定市场占有率。不管营销手法多么独特,若是产品质量不行,在第一波销售之后,市场便会很灵敏地显示出来。江州老面条凭借广告轰炸和销售体系硬生生地杀入南州市场,但是其面条本身质量与当地品牌没有差距,在第一波销售之后,市场份额便固定下来,与当地品牌相持不下。

王清辉再到面条厂进行技术攻关,通过淀粉增加面条品质的生物方法,提高了江州老面条的品相和味道。新品种呈金黄色,面条温润。用手摸,光滑没有毛刺。用力挤压,能窝成弓形,劲道十足。放在嘴巴里咀嚼,有嘎嘣响声。嘴里有麦香味,没有异味。

侯沧海和张小兰最近一段时间都泡在面条厂,学会分辨面条好坏,如此品相的面条算得上极好的。

江莉又道:“前些时间,侯子让我放一些面条到门口商场,凡是买了海龙空调的都要赠放一箱面条。我受到启发,在江州搞了些实验,赠送了一些小礼品给买面条的客户,比如,买5斤挂面,我们就来一赠三,给400克一把面,一个购物袋,一个围裙。这本来是一次试验,没有想到引来了许多阿姨。在家庭里,阿姨让大家吃什么,大家就吃什么,阿姨说江州老面条好吃,一家人就吃我们的江州老面条。这些阿姨对我们的促销活动最感兴趣,在江州中心店,每天早上都有一大批老阿姨过来。我让业务员把这些阿姨全部登记下来,按她们每月实际购买量,给予一定的礼物。”

侯沧海和张小兰将整个面条厂的销售都放权给了江莉,其工资与销售量挂钩。在这种方式下,江莉工作积极性非常高,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推动沧海销售模式上出力甚多,同时还抓了一些灵活政策,让整个销售部成为面条厂发动机。

江莉热情高涨谈想法之时,侯沧海注意到她手腕处还很明显的伤痕,心道:“杨兵看人眼光不行,错过了江莉。江莉吃苦耐劳,又很聪明,比起花瓶样式的孙艺欣好得多。”

江莉喜滋滋地回厂,准备给老段联系,让新品尽量在南州进行地毯式铺货。她还准备找一找程琳,看在广告中能否突出新品的特点。

侯沧海和张小兰拿着新产品到食堂,让李前宏安排厨师用这把面做“杂酱面”和“清汤面”。

李前宏亲自将煮好的两碗面条端了过来,夸道:“侯子,张总,我在面条厂工作了三十年,这次的新产品确实是质量最好的。面条厂终于要赢来好日子。”

新产品做出来的面条味道确实不错,面条筋道,散发麦香。侯沧海尝了两种口味,足足吃下去四两。他放下碗,心满意足地道:“面条厂有了好产品,这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准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从九月开始,每个职工再涨三百元月工资。”

“真的又要涨工资啊?”

“绝无戏言。这是我和张总一起商量的,随后要正式宣布,你现在给大家说也没有问题。”

在承包期只有两年的情况下给大家涨工资,并非侯沧海头脑发热,而是根据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侯沧海准备在两年承包期结束之前,将工人的工资增加到全市企业中等水平。等到工人习惯拿“高工资”时,若是矿务局把面条厂拿回去,由于整个销售渠道掌握在沧海集团手中,再带走几个核心技术人员,矿务局肯定不能让面条厂工人保持同样的工资水平。工人们失望之后情绪必然会波动。情绪波动到失控状态时,也就是自己再次介入之时。

矿务局副总会计师王金对矿务局改制工作虽然没有细谈,但是通过其谈话,可以明确的是矿务局改制势在必行。

而杜振瑞曾经参加过改制方案的制定,虽然方案最终没有确定,但是大体原则和方向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