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学期结束(第3/3页)

金正堂问:“你知道是谁发这些传单。”

熊小梅按照侯沧海的布置,没有说真话,生气地道:“谁知道啊。如果知道,我要拿刀砍他。”

“你换了厨师,郭师傅不在了?”金正堂是老江湖,已经通过换厨师这事猜到了事情真相。

熊小梅道:“郭加林家里有急事,和杜玉荣一起离开了。”

金正堂冷笑几声,道:“你这是乱说,我早就知道郭师傅和你们关系不和。一食堂硬是风水不好,每个老板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们自己闹吧,二食堂和三食堂等着看你们笑话,捡你们的便宜。”

熊小梅没有再否认,惊讶地道:“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金正堂道:“每个老板都出现过。一食堂规模最大,流水最多,我估计你们赚钱惹得厨师眼红了。二食堂和三食堂规模小得多,从来没有闹过事,这几年都风平浪静。我对你们夫妻寄予厚望,接下来不要再犯错误了。”

金正堂叮嘱一番就离开了。

晚餐结束后,侯沧海将侯金玉、李前宏和小林叫到一起商量中餐,商量应付有可能来到的职能部门更严苟的检查。

“这是一次变坏事为好事的机会,以前整个伙食团都是凭经验运作,以后我们要按照规则运行……当前有两件事情要做好,一是抓好菜品,通过味道让同学们回来;二是如果真有相关部门来检查,可以将检查结果公布出来,并且及明宣布出去,这就是变坏事为好……”

由于及明处置了郭加林,侯沧海在厨房里获得了威信。大家群策群力,积极讲主意,想办法,气氛变得非常融洽。最初侯沧海担心李前宏到来会让侯金玉不快,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侯金玉和李前宏虽然不认识,但是有许多共同朋友,两人都向对方释放善意。

随着郭加林离开,餐厅分工随之进行了调整:李前宏负责后厨的大灶工作,小林负责小炒,侯金玉则要负责采购和小厅,这是厨房三驾马车格局;白案则交由王驼背负责,杜高武听众王驼背安排;以前的服务人员姜小军变成墩子;服务员胡一红取代了杜玉荣,成为服务员中领头人。

新班子与旧班子相比,减少了三人,这三人有皆是厨房里的高工资。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够维持到与以前基本的营业额,侯沧海和熊小梅能每月凭空多得近万元工资。

减少成本,增加收入,这是大家都知道经营之道。道理归道理,但是没有经过实践时,够进入眼里,却很难进入心里,更别说转化为自觉行为。

传单出现两三天以后,一食堂的人流量逐步开始回流,一个星期后,人流量稳定下来,但是比起没有传单时仍然少了至少四分之一。减少的四人之一非常准确地反映在营业额上,熊小梅每天数钱后,总会愁眉苦脸。

食品卫生监督局也派人到一食堂进行检查,原因很简单,他们收到了检举信,检举信就是那一张传单。

食卫局第一次来检查食堂检查之时,侯沧海和熊小梅由于没有经验,完全没有任何准备。这一次他们作好了充分准备,食卫局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食卫局离开不久,市政府按照原定计划对学校食堂例行检查开始。一食堂由于准备充分,而且对检查细节有提前了解,因此在这次大检查中获得了表扬,被写进了文件。侯沧海找到了这份市政府文件,复印了多份,张贴在一食堂几处大门。

在接近放假的时候,一食堂的人流量重新回来了。

2002年1月18日,电科院放假已经有了两天,大部分学生离校。侯沧海和熊小梅经过商量,决定在寒假期间不留厨师,全部放假。尽管会有少量学生会留校,但是为了这少量学生将厨师留下来,利润还抵不上工资,完全没有必要。

在年终发放工资时,侯沧海和熊小梅采取工资条加上信封的形式,也就是工资条要签字,信封是春节期间额外的奖金,不签字。至于每个信封奖金多少,则根据员工贡献来决定。这种发放奖金的方式是参照了外企做法,让员工们得到有效激励。

拿到工资和奖金的员工们离开了,离开前互相道了新年好。

学生走了,服务员走了,厨师走了,耳根清静了。

这一学期,侯沧海和熊小梅这两个菜鸟经受住了考验,将一食堂运作得还算成功。

电科院一食堂在众人怀疑眼光中磕磕碰碰地走了过来。支付了工资和所欠货款,盘点之后,尚余下9.5万多块钱。

9.5万块钱,这是侯沧海和熊小梅出生到现在拥有的最大一笔财富。

坐上出租车,熊小梅摸了摸厚厚的钱包,对出租车司机道:“走江南新城,看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