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13页)

真那样的话,迅速地抓到他们俩一定得有巨大的难度。

意外的是,抓他们俩一点儿难度都没有。

钱凯、吴立波杀完人之后,就换了手机,换了车,准备逃到云南。

正常来说,他们这样做搁过去也同样不好抓,可现在的公安系统早已今非夕比,各种侦查手段应有尽有。

钱凯、吴立波在郊区准备换乘卡车离开时,就被预先埋伏的苏岩等人摁倒在地。

两个人被戴上了手铐后,苏岩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直接问钱凯、吴立波:“下午,真是你们俩开的枪吗?”

这时的钱凯、吴立波仍然沉浸在毒品的幻觉中,他们俩竟得意地说:“对呀,就是我们俩开的枪呀!我们俩把梭子里的子弹全都打光了!”

07

即便知道了两名案犯被迅速地抓获,徐永年依然满脸冰霜,在二楼小会议室,面对着市局主要领导,他拍着桌子,大声地说:

“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益州的社会治安竟然严峻到这个地步。光天化日之下,两名歹徒竟敢持枪,在众目睽睽之下,连杀三人!你们预防工作是怎么做的?凶案发生时,你们的局领导在哪里?你们的广大公安干警在哪里?”

虽然徐永年劈头盖脸地把大家说得面面相觑,但李良没太在意,他很了解徐永年,开始的狠批评意味着接下来是狠表扬。

果然,徐永年批评完之后,就开始热情洋溢了:

“益州市局在案发后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将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这同样令我没有想到。看起来,你们益州市局已经在险恶的环境中,锻炼出了一支过硬的刑侦队伍。作为厅里过去一直搞刑侦的老同志,我感到很欣慰,我为全省刑侦能有这样一支队伍,感到骄傲。”

公安工作主要是打击和预防。发生这么大的血案,防范虽然没做好,但能迅速地破案,对益州市公安工作表扬表扬一点儿也不为过。

表扬完之后,徐永年提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我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再破大案。益州现在的治安环境如此严峻,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通过这起涉枪‘严暴’案件的侦破,希望你们能够‘一案带多案’,尽最大可能,深挖余罪,让益州市的社会治安来一次大转变!”

08

案件发生后,警察破案不是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傻呵呵地只盯着自己手头这一个案子。中国警力严重不足,每个一线警察手里都同时捏着几个案子。所以,无论侦破哪个案子,警察都要“由人到案”或“由案到人”。“一案带多案”是每个一线警察的工作常态。

为了深挖余罪,苏岩刚刚抓到钱凯、吴立波,就开始了“一案带多案”。

苏岩是刑警支队负责“命案”的大队长,钱凯、吴立波在他的辖区干出了这样惊人的血案,苏岩气得恨不能扒了他俩的皮。但苏岩现在一点也没看出生气的样子,反而在车里就开始给钱凯、吴立波掏烟点烟,弄得像亲兄弟似的。

钱凯、吴立波还处在毒品的幻觉里,这对苏岩是机会。处在幻觉里的钱凯、吴立波感觉自己无比地了不起。苏岩就用温柔的方式,帮着他们继续着这种了不起。

钱凯说:“我把枪口顶在了聂树远的脑门上,我亲眼看到他的脑浆被打了出来!”

苏岩说:“是吗?过去,我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

钱凯说:“那你不如我,这次我是亲眼所见。”

苏岩又对吴立波说:“聂树远的脑浆被打出来,你看到了吗?”

吴立波说:“我当然看到了,我就在旁边呀!”

没等苏岩继续问,吴立波就开始滔滔不绝:“太有意思了。开始,我没想开枪,元哥让我们把聂树远干死就完了。我心想,干死一个不如把他们全都干死算了。”

苏岩竖起了大拇指:“吴立波,过去你给我的印象是胆小如鼠,没想到,你原来这么牛逼呀!佩服佩服!”

苏岩嘴上说佩服,心里恨不能立刻掏出枪直接把他俩全都毙了!

一线警察都有这个本领,心里想的和实际说的能够做到绝对的相反。

苏岩压抑着内心的愤怒,无比温柔地让钱凯和吴立波感觉他们俩是真正了不起的大男人。

于是,自我感觉了不起的钱凯、吴立波争先恐后地诉说他们俩为什么要杀聂树远,为什么杀完聂树远还要把彭云河和那两个小兄弟统统都给杀了。

09

处在毒品幻觉里的口供是不能完全相信的。好在他们俩与彭云河的口供是可以相互印证。

彭云河的身上挨了两枪都不致命,当天夜里被抢救过来之后,就能很清楚地说出话来。

根据彭云河的口供加上钱凯和吴立波的诉说,案件的来龙去脉基本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