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2/3页)

谷雨生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沈天。涯却失去了一个多年的好朋友。沈天涯深感绝望,他心目中最后一道风景消失了。

这天夜里,陡然转了风向,北风鞭子一样在墙上抽打着。沈天涯好久没法入睡,觉得是自己捉弄了易.水寒,心里十分不安。第二天早上天上下着鹅毛大雪。沈天涯冒雪去了市文化馆。他明明知道易水寒不会在家里,还是在他家门上敲了半天。等他转身下楼时,眼睛里已盈满自责的泪水。

在楼下他碰上了游长江。游长江请他到屋里坐了一会,告诉他,易水寒已经出走一个多月了,他的亲戚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问他那些收藏界的学生和朋友,也一无所知。沈天涯用手捧着自己的头,说:“是我害了水寒。”

春节七天很快就过去了。

第八天上午,昌永县政府办秦主任坐着奥迪车专程到市财政局宿舍楼来接沈天涯,说是谷书记安排给沈天涯的新车,是全县最好的小车。沈天涯要上车了,不知怎么的,又改变主意不肯走了。这可急坏了秦主任,立即打电话给谷雨生。谷雨生自然明白个中缘由,让秦主任他们先回了昌永,他开完县区委书记荟议后,连程书记主持的晚宴都顾不得参加,赶到了沈天涯家里。

此时沈天涯正拿着遥控器频繁地调着电视频道,调到省卫视台时,忽见李森林李省长出现在屏幕上。李省长正在接见一位肥头大耳的外商,侃侃而谈全省经济建设宏伟蓝图。末了,李省长拿出一件礼物呈给外商,沈天涯注意了一下,竟是易水寒鉴别过的那方玉砚。/李省长向外商介绍说,这是他私人收藏的唐代玉砚,轻易不肯示人,因感外商对省里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才真诚相赠。外商双眼泛着光芒,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手中玉砚,谢过李省长,表示以后还要继续合作下去,打算回去后就着手研究二期投资方案。

李省长的节目刚过去,谷雨生就按响了门铃。是阳阳过去开的门。谷雨生摸着小家伙的头,说:“告诉叔叔,上学期考得怎么样?”小家伙说:“第六名。”谷雨生说:“不错。叔叔奖励你。”从身上拿出一个红包,往他手上塞。

小家伙不知该不该接,望望叶君山,见她点点头,小家伙才说声谢谢,将红包拿到手上。正要走开,谷雨生又扯住他,说:“在班上当班干部么?”阳阳忸怩了一下,有些难为情地回答道:“原来当班长,后改做卫生委员了。”谷雨生说:“怎么降职了?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小家伙说:“没有,是那个同学爸爸做了局长,给学校打了招呼,才让他做上班长的。”谷雨生笑道:“我知道了,班干部也是干部嘛,所以也要有靠山。”

放走了阳阳,谷雨生才跟叶君山说道:“好久没吃你做的菜了,我是特来解馋的。”叶君山说:“大书记看得起,我这就做几个家常菜给你们下酒。”说着去了厨房。

客厅里只剩两个大男人的时候,谷雨生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随便说了些过年的事。沈天涯感到奇怪,本来对谷雨生心存怨意,一见面,却似乎什么怨不起来了。也许在沈天涯的心目中,谷雨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客,他在易水寒身上做了一点手脚,虽然可咒,但是他仅把这当作一种小手段,主要的出发点还是为了昌永的生态效益工程。

两个人还没触及问题的实质,沈天涯就在心里悄悄原谅了谷雨生。谷雨生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很快叶君山就上了酒菜,两人上了桌。也不怎么客气,就端杯对饮起来。酒过三巡,谷雨生试探道:“天涯,我知道我不该那么对待易水寒,让你失去了一个真朋友。”沈天涯说:“别说得这么严重,什么时代了,谁还在乎朋友的真假?”这句话听上去轻描淡写的,却暗含了锋芒,谷雨生自然听得出来,却并不计较,喝下一口酒,敷衍了过去。

又喝了两杯,谷雨生才说道:“天涯你一定觉得我卑鄙,觉得我险恶,是不是?可你也看见了,我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和,程老板的晋升,主要还是为了昌永的事业。”沈天涯说:“这是有目共睹的。”谷雨生说:“你比我还清楚,易水寒不是你我这等俗人,平铺直叙要他到领导家里去看砚,你就是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他恐怕也不会屈从的。”

沈天涯没吱声,只顾喝酒。谷雨生说:“你可能也知道了,李省长把那方玉砚转送给了一位实力雄厚的外商,那位外商对那方玉砚很感兴趣,准备对我省进行二期投资。你还记得吧?

李省长到昌永时带了个随行记者,回省城后,那位记者就写了一篇名为《人民省长》的长篇通讯,详叙了李省长的昌永之行。长篇通讯在国家级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北京的注意,说李省长是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三个代表,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李省长因此对昌永更有感情了,已给程老板打过招呼,准备将昌永作为他本人的试点县,继续加以关注。这样,外商的二期投资过来后,李省长肯定会优先考虑昌永的,昌永脱贫致富可是指日可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