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6页)

坐在靠窗位置的傅尚良立即竖了竖腰,开始照着汇报材料念起来。沈天涯免不了抬头往首席方向望了一眼,只见欧阳鸿正低头看着桌上的材料,一边在上面记着什么,或偶尔打断傅尚良,问上一两句。欧阳鸿是市委书记.可谓昌都第一人,连旁边的顾爱民,虽然在政府那边是市长,在市委这边却是副书记,所以常委会上欧阳鸿要打断发言的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回答完欧阳鸿的问话后,傅尚良继续往下汇报。这时欧阳鸿的目光从傅尚良脸上移开了,往沈天涯这个方向挪过来。沈天涯不敢正视领导,赶紧低下头,去看手中的材料。这个材料是他写的,背都背得下了,当然看不出什么味道了。不过沈天涯还是装模作样地死盯着材料,想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还没盯上一分钟,沈天涯开起了小差,忍不住想笑。他不敢在这样的场合出洋相,只得把嘴巴捂住。他想起一则笑话,一则关于欧阳鸿的笑话。如今关于领导的笑话总是层出不穷,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几则领导的笑话,那个地方的领导一定是没有一点特色和知名度的。

欧阳鸿的笑话是他从省里下到昌都市没多久,昌都人创作出来的。

沈天涯的小差开到这里,傅尚良的汇报已经结束。顾爱民和程副书记还有贾志坚几个主要领导都说了些意见,接着欧阳鸿对一季度财政工作做了肯定,提了几点关于加强财税收入征管方面的指示。还高屋见瓴,发表了重要指示:“昌都市财政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开源和节流双管齐下,开创新局面,做出新成绩。节流方面,要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实行集中核算,即各单位财务收支由财政统管起来.集中审批核算?改变过去财政资金分散使用、单位贫富不均的局面。开源方面主要是用好用活上面政策,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年初市委就提出把昌东经济开发区拉宽拉大.将外地资金和周边农业人口吸引进来,借鸡下蛋,以地生财,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牢牢夯实经济基础,重建财源结构。因此全市各职能部门一定要跟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把这件大事搞起来。财政部门更要积极配合,在财政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全力支持,这样全市的经济搞活了,最先得益的还是财政。”

欧阳鸿大发宏论时,傅尚良和沈天涯都认真做了笔记。傅尚良还在欧阳鸿说完后坚决表示,一定把欧阳书记和常委的精神带回财政局,好好学习,贯彻落实下去。欧阳鸿对傅尚良的姿态还满意,又说了两句肯定的话,接着宣布进行下一项议程。沈天涯知道没自己的事了,就跟博尚良说一声,出了会议室。

本来沈天涯是可以先走一步的。但他没走,要留下来等着傅尚良,这究竟是一个难得的跟领导在一起的好机会。另外他包里还有两包大中华没给廖文化呢。可到了市委大楼前,廖文化的车不在,估计是洗车去了。沈天涯忽然想起一个人来,转身进了办公大楼。

这个人是沈天涯的大学同学谷雨生,在市委组织部一处当处长。一处是管干部的,跟财政局预算处一样,是组织部的核心处室,直接跟部长和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打交道,干上两三年就会有进步的。这样的位置当然不是一般角色能占据得到的,据说谷雨生因偶然的机会跟程副书记下乡支过一年教,程副书记觉得谷雨生工作和为人都不错,支完教就把他调进了组织部一处,先是科长,接着是副处长和处长.大概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便会下派到县里,如果不出意外,干上一两届县长书记,就会杀他个回马枪,进入市委常委什么的。现任的市委常委里,好几个都是这么上来的。

这一段时间市委组织部正在考察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沈天涯估计谷雨生会在办公室加班。果然上到五楼。一处的门是半开着的,沈天涯敲敲门,走进去,谷雨生正在打电话,好像是约什么人到组织部来谈话。

见是沈天涯,谷雨生长话短说,把电话打完,过来握着他的手,说:“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沈天涯说:“刚陪傅局长到常委扩大会议上汇报完一季度财政情况,想起好久不见老同学了,上来看看。”谷雨生说:“谢谢!你怎么知道周末我会在这里?”沈天涯说:“我在研究《易经》,打一卦就知道了。”谷雨生说:“别君三日,当刮目相看了。怎么从没听你说过?”沈天涯说:“还是批发好你的官帽吧,别把兴趣转移到这些俗事上。”

正说着,谷雨生约的人已经到了。沈天涯也认识,是审计局的周副局长,常跟财务处的人去财政局跑经费,周副局长一上来就递烟给谷雨生,谷雨生摇摇手,懒得去接。周副局长就恭恭敬敬把烟放到谷雨生桌上,回身给沈天涯敬烟。沈天涯当然不好像谷雨生一样摆架子,接了烟,准备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