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辽东“赵家帮”(第3/4页)

小凤省长看了眼廖锦添,默默拿起了茶杯,通常意义上,同原陶矶书记比较靠近的政法委廖书记被认为和小凤省长走得更近一些,但现在他却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反对小凤省长的一方。

省委组织部部长赵伟民本来是不够格参加这次会议的,但因为今天的书记办公会要研究几项人事问题,是以他也列席参加了会议。赵部长和唐逸是有心结的,唐逸在安东任市委书记的时候,赵部长的妹夫廖昌盛任安东市文体局副局长,也是因为这个不争气的妹夫,和唐逸多少有些不愉快,唐逸调离安东不久,赵部长就被陶书记调任统战部部长,打入了冷宫。直到赵发书记担任辽东省委书记,赵伟民才重新得到起用,几起几落,也可见赵伟民的坚韧。

“赵书记,我想说几句。”赵伟民放下茶杯,看向赵发,赵发微笑点了点头。

“农村试点工作,我认为还是要继续下去,这是个长远的问题。我们是农业社会,我打个比喻吧,对农村工作的改革就是在经营农村,我们的干部就是经营者,但一些干部不善于经营,一些地方干部只看政绩,上面怎么说就怎么来,不注意联系群众,也不注意交接棒的问题,甚至这一任恨不得花光下一任的预算,这显然是一种失败的经营者,一些农业试点县的班子就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很严重。如果省委不花大力气监督、考察,那么这次的农村试点改革很可能会以失败收场,那样的话,我们不但愧对中央的信任,更辜负了全省千千万万农民的信任,我们是要背上历史责任的。”

赵发书记默默喝着茶水,微微点头,瞥了小凤省长一眼,赵书记慢慢放下了茶杯,准备做总结性发言。

“赵发书记,我说几句吧。”一直默不作声的常务副省长陈波涛微笑开了口。

赵书记点点头,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农村工作,我想我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陈波涛微笑环视在座的干部,大家都纷纷点头。陈波涛是辽东的常青树,在副部岗位上兢兢业业干了十多年了,最开始担任副省长时就分管农村工作,现在又是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要说对辽东农村工作,他的话确实最有说服力。

尤其陈波涛老而弥坚,虽然十来年看似没能迈进正部行列,但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极为扎实,历经三任省委书记,各种派系倾轧,他却在辽东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越走越远。和他同时期的田书记、严书记都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淡出辽东政坛,就好像赵伟民这般坚忍,也慢慢落在了他的后面,陈副省长这份四平八稳的功力确实令人钦服。作为辽东省委高层资历最老的干部,十多年经营,陈波涛在辽东根基自然扎的极深,这大概也是赵发书记青睐他的原因之一。

当初唐逸任安东市委书记时在辽东还是分管农业的不起眼的副省长,如今却已经是辽东政坛的一棵参天大树。

“农村改革,牵涉的问题方方面面,建立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村分配制度,要比建国初期复杂得多,管理难度也很大,要进行变革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的社会历来是小农社会,土地集中?本身就是一个难题,但路还是要走的,我认真看过集体化农业改革的构想,我不敢说它一定成功,但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土地集中管理是最有效的途径。我对中央的改革措施是完全拥护的,现在改革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改,发现问题就要改正,但不能开倒车,不能将试点改革一棍子打死嘛!”

说着话陈波涛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润一润嗓子。

赵发书记眼里闪过一丝失望,点上了一支烟,慢慢吸着,显然他没想到陈波涛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在场的干部除了小凤省长,大概谁也没想到陈波涛会是这样的态度。

陈波涛本来是不想旗帜鲜明地表态的,但有些话又不得不说,尤其是今天这个会,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刻意为之,不但会议一开始就呈现了批判农业改革的基调,而且和小凤省长一向有矛盾的赵部长又恰恰列席了会议,整个会议就好像对小凤省长的围剿。如果说常委会上小凤省长不乏支持者的话,今天这个会,则呈现了一面倒的形势。

所以陈波涛不得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听说省委大院里已经有“赵家将”“赵家帮”等等的议论,今天赵迪和赵伟民的表现就更不能不令陈波涛提高警觉。看了赵发书记一眼,陈波涛希望自己的发言他能听进去,给这位有些刚愎的老人提个醒。派系政见不同不怕,但如果是没有原则地抱团进行政争,那无疑是很危险的。

放下茶杯,陈波涛继续道:“岗位负责制,哪一级政府出了问题,就要哪一级政府负责,责任到人,不讲集体负责,集体负责就是没人负责。但也不能搞问责扩大化,根本思路还是要发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