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9章 我视金钱如粪土(第2/3页)

它不出意料之外地引发了如潮好评,但被誉为一夜之间,带领中国音乐剧赶英超美之作,却依然叫人意外之极。某网站上这部音乐剧的评分甚至高达9.7分,与《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等一众世界名剧并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确实赶英超美了。说他是经典之作,已无疑义。

季铭,显然没有让任何人失望,而是给出了一贯以来的巨大惊喜。

至于还未上映的电影版《默》,是在艺术片和商业片上均一鸣惊人之后,转而自行编剧、制作、投资、主演的第二部 艺术电影,这部电影虽未跟大家加密那,但早已经口碑传天下,无他,季铭凭此正式加冕第六位华语三大影帝,也是继夏宇之后25年来的第二位威尼斯华人影帝,这荣誉不可谓不大。多少电影爱好者,都在翘首以待,等着这位可能是目前最具号召力的电影演员的新作。

毫无疑问,电影剧本的优秀,其中舞蹈、表演的基础,都成为了音乐剧版成功的前提,本就才华横溢的季铭,在经过电影版的历练之后,出演同样题材的音乐剧,必然轻车熟路,更上层楼。同样,在观众这里,得到威尼斯影帝加持的电影原作,也让他们更相信音乐剧的质量,并将首度巡演的36场门票一抢而空。

如本文开头所说,这部生来经典的音乐剧,至此已成为一部真正的经典。

那么它究竟哪里经典,凭什么经典?应该说,无处不经典!

前文已经说了太多季铭的‘丰功伟绩’了,但是评价这部音乐剧,却是绝对无法绕过主演的——一切的菁华,音乐、舞蹈、表演的华彩,都凝聚在他一身之上。当然,这并非抹煞其他演员的成就,事实上,《默》的主创班底是非常年轻和缺乏经验的,然而一位国内颇为著名的音乐剧导演告诉笔者,这些年轻演员们无论是演技唱功和形体,均已达到国内顶级水准,纵然国内音乐剧演员与西区、百老汇差距不小,但这样一个新的班底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成长至此,已是惊世骇俗,不由得让笔者想起,当初季铭在出道综艺《我就是演员》里的表现,季老师之名,曾经也是响彻娱乐圈的,至今胡旭、李澜等青年演员,还称呼季铭为季老师——不知道那些年轻演员们的极速成长,是否与此相关,然而季铭的示范意义,却必然是存在的,和一位舞台表演大师同台数月,更是很多青年演员难得的经验。

季铭在音乐剧中有多首独唱,编曲作词却都来自一帮年轻创作者,可以说非常大胆。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足以证明季铭和剧组的眼光,这些曲子里勃发着生命力,无限自由,情感放达不羁,在季铭惊人的演唱之下,于人心之间,肆恣横流。这些曲子和剧情之契合,绝非一二作曲名家可以相比。

当然,这出音乐剧有别于其它作品的经典之处,仍然在于它的舞蹈——音乐剧的舞蹈脱胎于电影,而电影版是由国内现代舞届,尤其是编舞一项里首屈一指的金煋,金煋此前也公开表示过,这些舞蹈是为季铭和《默》量身定制的。看过之后,必须承认季铭的舞蹈水平之高,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此前都盛传季铭的舞蹈是专业水准,但没有亲眼看见,仍然不敢相信,但亲眼看见之后,却发现,哪里是专业水准,明明是顶级的专业水准——他跳第一支舞,就惊艳到了我,然而关键是,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依然一次一次刷新了我的惊艳,直到最后一支《寂静湖》,跳完之后,在暖气并不热烈的音乐剧厅,我后背却起了一阵细密的汗珠,分不清是冷汗还是热的,实在那支舞,既酣畅淋漓,叫人激动难耐,又悚然惊心,叫人既畏且惧,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我听到了满场呼气的声音,大家都屏息久矣。

音乐、舞蹈之外,音乐剧称之为剧,必然要有剧情——音乐剧《默》的剧情简练而紧凑,前后分明,步步深入,既不会叫人觉得艰涩而难以理解,也不至于过于浅白而感到无趣,通过音乐和对白娓娓道来,而恰到好处的舞蹈则把情感表达地张弛有度,浓淡相宜,看完之后,你会不由感叹,在音乐、舞蹈的协助之下,这份剧情已然是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缺的程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一部真正的音乐剧,既不是变种的话剧,也不可轻言是电影的舞台版,它就是音乐剧,也只能是音乐剧。

据我所知,音乐剧版和电影版在剧情上是有一些差异的,电影剧情可能会更为艰深一些——毕竟,能够在威尼斯得到盛赞的电影,必有其先锋之处。其中差异,只能等到电影上映之后,由大家自行区分了。

最后,纵然我看音乐剧极少,但也要大着胆子说一句:季铭确实凭借一己之力,将中国音乐剧带入,甚至拖入了一个全新的境地了。希望它会成为一个契机,使音乐剧这一在欧美地区蔚为大观的舞台艺术形式,也能够在神州大地上绽放独具魅力的光彩,使音乐剧爱好者们,可以不出国门,就能观览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