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1章 你还有我!(第2/3页)

好一个德国佬。

……

“这一次比上一次唱的又稳了很多。”吴壁霞看着是想要拍拍季铭的肩膀,可惜个子不够,季铭就弯下腰来邀请她,她于是哈哈哈地拍了一下:“不错不错。”

“老罗一直在夸你。”龚霖娜看着老罗。

“我觉得你唱的非常有西方的感觉,很难得在国内听得到这么纯正的外国音乐剧。”

国内,外国……你也真是够主旋律的。

“谢谢。”

“或许你有机会,可以去伦敦,巴黎,或者百老汇试一试,当然,可能不会有你在国内这么受人关注,但我觉得如果你要彻底地了解西方音乐剧、歌剧的表演方式,应该去走一趟。”

老罗有点天真——这绝对是个褒义词,这位先生从德国跑到中国来学习古琴,然后认识了龚霖娜,接着就鼓动她把当时在广播艺术团的编制铁饭碗给辞了,两人跑去全国各地采风,后来觉得国内的音乐环境太浮躁——那会儿正是《老鼠爱大米》《香水有毒》这一类口水歌横行的时候,两人干脆跑到欧洲去推广中国音乐,磕磕碰碰的,也不是没有成果,就是大环境使然吧,始终东方艺术还不够强势。

在《忐忑》意外爆红之后,两人天真的以为在国内推广理念的机会来了,于是回国。但谁想到,《忐忑》只是引发了一阵娱乐狂欢而已,哪怕她后来再做类似风格的作品,想要延续势头的时候,都难以为继,他们这才认识到自己太乐观,于是淡定下来慢慢做,一点点啃——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少听到龚霖娜自己唱《忐忑》了,仅仅是娱乐性质,就没有那个意义了。

这样的老罗,会直接让季铭去国外剧场学习,也是很正常。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非常愿意啊,”季铭说的挺断定的。

这确实是他的想法,锦鲤再牛,始终他的水平提高,还是要靠一场一场的表演,一出一出的剧目来磨炼的。就像是他在中戏排练《末代皇帝》也有提高,但是跟去人艺排练这出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就音乐剧来说,世界上只有两座高峰,一座是传统之王伦敦西区,一座是商业之王纽约百老汇,如果真切地要去学习音乐剧,当然是应该去。

“如果有需要帮忙的话,在欧洲我有一些朋友,到时候可以介绍给你。”

“哦谢谢,那等会我得请客,先行致谢。”

听到请客,几个师姐都凑过来了,一幅吃大户的样子——其实季铭真是面上光啊,演《流浪地球》一分钱也没有拿到,还是靠商演攒下一点买房子钱,瞅着他那张帅脸,大家都不能相信他这么惨。

……

这一次排练,初晴没有去看——季铭这次回京之后,就发现初晴好紧张。

加上她那张脸,清清冷冷的,一般人还看不出来紧张,所以似乎只有季铭,知道初晴的紧张前所未有——他都不太清楚,究竟因为拜师的问题,还是要参加艾萨克·斯特恩大赛本身。

他在钢琴上按下一串音符,是他们最熟悉的《Love_story》片段。

“你记得我们最早合作的那会儿么?”季铭说的是三里屯那次:“我第一眼看到你到时候,我一点都没想到,这小姑娘长得冷冷清清的,居然敢在三里屯拉琴伴奏,真是人不可貌相。”

初晴发愣了一会儿,放下琴,没说什么。

“我总觉得你现在拉琴没有那个时候那么勇敢了,”季铭走近她,环住她:“是因为我么?”

是因为季铭么?

初晴自己也不确定,究竟是季铭越来越优秀给她的压力,还是她只是自行走到了这个时候——毕竟是大三,很快大四了,职业的压力就在眼下。但是如季铭所说,她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纯粹勇敢了,她想要把太多的东西放进琴声里,却又畏惧于这么做带来的困难和后果,如果比赛的时候她根本没有完成呢?一个半成品会让她拉出什么样的琴声?

季铭看着她的晃悠悠的睫毛,初晴很少会许愿,上次拜师吕思清的感愿任务,好像是季铭记忆里的第一次——可见她对这个机会的向往程度。也因为如此,季铭实际上都没有机会直接给她上外挂。

“初初,我们在一块,我总是觉得应该是互相成就,而不是互相牺牲。就像我走火入魔的时候,你的琴声永远是我在现实中的锚点,是我回到自己灵魂的灯塔——我觉得可能是我做的不够好,才没能让你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不应该是你的压力,我应该是你的支撑,你知道么?就是无论你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都不必担心。

你还有我!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你需要的那个时刻,我绝对会支持你,无理由的。”

初晴的身体有些颤抖,她靠着季铭,这个温度,这个味道,她都非常熟悉了:“……如果未来我要去国外学习、工作,如果我们没法平衡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