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9章 导演有点烦恼(第2/3页)

也跟您的气质吻合了,是吧?”

季铭喝了一口胖大海茶,吴金无奈地看了他一眼,从《战狼》之后,他确实是被定格了形象,而且约莫着他也不太愿意去变化了,因为这个形象和他的胃口,后面据说有部新片在筹备,讲的是珠峰攀登队的,也是一个味道的电影。

他想了想:“你觉得年轻人不太喜欢那些台词?比如和地面的对话,还有最后和刘启的?”

“我没法代表年轻人说啊,从我观察来说,那样一个时刻,画面比语言更讨喜,哪怕你做一些蒙太奇闪回,做一些特效的烘托,然后再迎来一个壮烈的时刻,可能都比一个长对话来的更好吧——而且对话的设计,似乎也没有一个塑造人物的作用,比如可能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突然喋喋不休,或者吱吱呜呜、唠唠叨叨,可以显示他即便在做一个伟大的牺牲,内心也还是有一个人性的情感在那里。但是从导演和剧本的设计来说,并没有这个考量,那在那里放一段,好像意义不大。”

吴金这回沉默的更多了一点,脑子里显然在迅速,和自己的了解对比融合,找出矛盾点来。

“啊,你好像是希望减少人物关系的着墨?”吴金突然发现自己的一点小疙瘩,季铭作为剧情类补充加入到剧本修改队伍,但好像,除了加强了一些戏剧的逻辑性和冲突性,他还剥离了不少情感部分的情节,这似乎挺矛盾的。

季铭乐了,这个问题,还算是他的进步——尤其是跟朔方老师,还有郭导深入交流之后,他也有一些改变。

这戏是个特效戏,情感不能没有,但不是主菜,它应该是高效的,流畅的,简练的,而不是需要一个绵密的完全合理的人物网——其中有一个例子,救援队长王磊牺牲自己,救了韩朵朵,为什么,因为剧本里有他在一路上把韩朵朵视作自己死去的女儿,很好的一个铺垫,但是可以删掉,因为不重要,也不需要,王磊是个很正面的军人形象,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足够合理了。

另外一个例子,在老韩死去,刘启重新获得车辆之后,李一一想要继续执行任务,被刘启否了——因为他要带韩朵朵回家,但是往前开的过程中,他在冰崩之后的窗外,看到了十四年来被冻结在那里的人群——当年,就是他们在水里手手相传,把韩朵朵送到了老韩手上。

这是刘启心理转变的关键——他决意帮助李一一去苏拉威西。

“太多的类似表达,会让戏拖沓,一个特效片,一个商业片,无论是感官刺激还是情绪刺激,爽,震惊,哭,感动,都是短暂的,我们需要让这一切流畅地走下去,让观众当时来不及去质疑,看过之后能够认可这些处理——这就是标准,我们讨论出来的,这个片子中剧情去留的标准。”

季铭喝完了一杯胖大海,吴金喝完了他自己带来的青啤,然后留下垃圾走了。

过分。

当郭导发现吴金没那么困惑之后,才知道他们俩有过一次秉烛夜谈,问到季铭,季铭只说吴金太不讲究了,跑来喝了一堆啤酒,走的时候罐子都不拿走,搞得他房间都是味道——啥味道……

问吴金,吴金说:“季铭很好。”——怎么个好法儿……

你们俩是不是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郭导很烦恼呀。

……

也许是不断地参与剧本,参与拍摄讨论,季铭在剧组的影响,就渐渐不止于演员,以及小投资方的角色了——投资方这一块,除了几个大头,大部分工作人员其实也不知道。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到季铭的分量,越来越重,他跟导演,跟吴金,跟资方、总监制、总制片这些人的沟通之多,也足以表明这一点。

“越来越感受不到一个小演员的乐趣了。”

“……”

无语的初晴,最近倒是常常感受到一个初学小提琴手的乐趣——吕大师别看浓眉大眼的,教起人居然还挺严厉的,初晴也是被练的相当过瘾了,不过提升幅度当然是非常可观的。

“我很羡慕你呀。”

“……要点脸好不好?”

“见都见不到,我这张脸又只为你而要,现在要他干嘛?”

季铭也是真牛逼,隔着这么远,还能让初晴脱力:“别贫了,吕老师说要推荐我参加比赛。”

“啊?什么比赛?”

初晴当然也是一路比赛比过来的,打小获得少儿类、青少年类,市级,省级,某某杯——总之琳琅满目的各种比赛,唯独有分量的不多——哈,也是尴尬。

“艾萨克·斯特恩。”

“……”季铭眨眨眼:“居然是这个比赛,哇。”

“你听说过?”

“没有。”

“你赶紧去死吧。”初晴想把手机砸了:“这比赛是沪上交响乐团办的,才第二届,两年一次,老师是评委,有一些国际上的知名演奏家一起,就是希望办一个有国际水平的国内小提琴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