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3章 政绩的诱惑(下)(第2/2页)

“也是,”这话说出来,轮到隋彪点头了,他对跑官者的心理很明白,“照你这么说,这个事情还真的可以考虑尝试一下。”

“尝试是应该的,如果操作得好了,区党委这就算摸索出了一条发展之路,”陈区长微笑着看着隋书记,“对外的宣传和推广……包在我身上了。”

“这得区党委和区政府同心协力,”隋彪哈地一声笑了,对太忠区长的识趣,他还是比较欣赏的,当然,这样的试点一旦成功,党委的成绩是铁铁的跑不了。

但是此事确实需要区政府的大力配合,临时工的工资没多少钱,关键是临时工想创业,还需要区政府协调贷款。

在这种局面下,出名强势的陈太忠想抢功劳,隋书记也要头疼,听听人家怎么说的——对外的宣传和推广,都包了。

陈某人若是不想让这个功劳,直接宣传区政府就行了,区党委的成绩则会大打折扣。

事实上,自打从霍兴旺那里听说这个消息,隋彪就一直很上心,他仔细地推算了一下,这件事里几个难点环节能顺利解决的话,真的是具备相当的可操作性。

对隋书记来说,只要肯用心尝试,失败了都不怕,无非是区政府那里损失点资金——陈区长不会在乎这点小钱。

而且陈某人强势的名声,北崇区的各个乡镇大部分也有所耳闻了,想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捞点好处的,一定要考虑怎么应对暴怒的陈区长。

在隋书记看来,推行此事最大的障碍,还是在人身上,制定细细的条款,那真的不难,难就难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有人上下其手,导致好好的政策、区党委区政府的一副苦心,到最后变得荒腔走板。

不过,真要这么搞,市里的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隋书记很干脆地点出这个关窍,“这个政策,需要得到市党委的认可。”

“嗯,开一个试点嘛,”陈太忠点点头,他最不怕的就是各种尝试了,“宁沪书记那里……隋书记你去汇报?”

隋彪沉吟了起来,面对可能带来的业绩,他是真心想尝试一下,不过,撇开这位好不好呢?他可以感受得到,陈太忠虽然强势跋扈,但对个人业绩并不是很看重,起码短期内不是很看重,丫看重的是北崇的发展。

这并不是说陈区长真的无欲无求,而是短期内,陈某人已经升无可升了,一年半的正处,经历了两个位子,在北崇区长这个位置上,陈太忠就算干不满一届,最少要待够三年——陈区长给返乡大学生划出三年的红线,大约也是这个原因吧?

犹豫了好一阵,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推出这个政策,党委和政府需要精诚合作,嗯……我认为咱俩一起去,能更好地展现北崇的决心。”

对于隋书记这个回答,陈太忠也不是很在意,一起去就一起去,他是求做事的,只要北崇能发展起来,分润一点功劳出去,真的无所谓。

于是两人约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不成想隋彪这王系人马的称号,还真不是白给的,陈区长收拾准备走人了,他打过来了电话,“王书记上午没时间,咱们下午过去吧。”

下午王书记也忙,两人一直在市委等到四点半,王宁沪才从外面回来,见到等在门外的一群人,他直接点将,“北崇的两个领导先进来,其他人稍等。”

隋彪这一上午的耽搁,也不是白耽搁,他将自己和陈区长商谈的结果,略略整理了一下,此时居然能递上文字材料。

王宁沪似乎也知道两人的来意,二话不说就拿起来文件看,粗粗地扫了两眼之后,他就把文件放在一边,沉吟了起来。

他想了足足有两分钟,才回过神来,“中,央目前三令五申,要精简机构,你们的想法很有些新意……但是跟大环境相违背。”

陈太忠沉默不语,隋彪看他一眼,才主动发话,“请宁沪书记指示。”

“啧,”王宁沪咂巴一下嘴巴,又瞟一眼陈区长,很是为难地皱一皱眉头,“同样的政策,能不能先内部挖潜?”

这次轮到隋彪不言语了,陈太忠等了一等,才叹口气,“我认为走出去的人才,应该考虑引进来,能带来清新的空气和活力,至于说现有的潜力……估计没谁会放弃铁饭碗。”

冲击必须来自于外部,内部的话,都是些官场油子,不可能彻底地放下一切去拼。

“太忠说得不错,其实我个人是愿意支持你们的,”王宁沪也叹口气,“但是想说服别人搞这个试点,恐怕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