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江山美人,皆在我心(第2/2页)

吴老爷子咳嗽了一句:“才江,话不必说多,让夏想知道结果就行。”言外之意是点醒吴才洋,不必将惯常的拉拢人心的一套用在夏想身上,夏想不是一般人,不是外人,也不是可以用简单的利益就可以收拢的人。

吴才洋只好又说:“你只需要知道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他又看了一眼老爷子,“唯一的一个难题是,军方的态度不太积极,是最大的变数。”

夏想在吴才洋面前一直是恭敬之中再有一丝不卑不亢的态度,今天却是少见地自得地一笑,一脸笃定:“军方的支持,拿到了。”

吴老爷子不动声色,只是眼神闪了闪,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老古头很倔,但越倔的人,越有软的一面。小夏,你不要太欺负老人家了。”

夏想汗颜,无话可说。

“老古怎么说?”吴才洋一时惊喜,情急之下,也微微有点失态。

其实夏想很聪明,只不过有些话都心里有数,不必点明而已。是,他是要感谢吴家的大力提携,如果说以前要助他进省委常委,确实是着力培养他,现在吴才洋不遗余力要借机拿下孙习民,就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高晋周是常务副省长,距离省长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因此政治局关于对孙习民的责任认定难产也正常,因为不仅事关孙习民是否被免职,还关系到孙习民下台之后,谁接任省长一职的问题。

又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省长的宝座不常有,突然空缺一个,还不打破头?

尤其是高晋周在燕省数年,从副省长到常委副省长,再到常务副省长,真是年头不短了,再上不去,也必须要离开燕省了。

高晋周为人淳和,风格温和而坚定,也渐渐成为吴家的中坚力量,吴家就算不重用高晋周,但形势比人强,能借机将高晋周扶正,等于吴家再下一省,不大力拿下孙习民怎么行?

不过夏想不知道的一点是,吴才洋此次也确实有维护他之心,因为孙习民对他的评语,激怒了吴才洋。

吴才洋为人虽然薄情而傲然,但他认定的人,也极为护短,现在他认可了夏想,就不允许别人说夏想的坏话,而孙习民在关键时刻,给夏想上了眼药,就让他动了真怒。

走出吴家别墅的时候,抬头望天,天空如碧,万里无云,对京城来说,还真是一个难得的丽日晴空,不见一丝灰蒙蒙。

夏想的心情,也一如天气的晴朗,无比纯净。

尽管离真正地公布结论还有一段时间,但此次和老古会面,和吴老爷子会面,以及亲耳听到吴才洋的证实,他就知道,恐怕事情要到了最后决战的时刻了。

哪怕是一次猛烈的碰撞,也总归要到来了,毕竟,燕省的特大安全事故,现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已经成了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因为安县最初上报的人数是15人,后来省政府核定的是人数是35人,但迫于媒体压力最后公布的真实死亡人数是302人,前后反差之大,引来全国一片骂声。

在此次事故的处理上,孙习民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当然也不能怪他一个人,应该是省委的集体决定,但最后要找承担责任的最高行政领导,孙习民就得当仁不让了。

他想让,也没人肯接这个烫手山芋。

恐怕现在的孙习民,连哭的心思都有了。

现在的网上的骂声,说什么的都有。也不知道是谁翻出了山水路扩建的缘由,就直截了当地说孙习民就是罪魁祸首,如果不是孙大省长被堵了路发了怒,下面的人怎么会为拍马屁而修路?

就有人编了一首打油诗——山水路,断头路,孙省长,没前路——虽然文采不佳,但却形象地嘲讽了孙习民。

夏想从京城回到秦唐的时候,诸葛霸道和吕振洋已经赶赴了安县,而此时,孙习民也接到了京城的电话。

接完电话之后的孙习民,一脸沮丧,颓然坐在椅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决定他命运的时刻来临了,但事先听到的消息却是,前景不妙。

山水路,真是一条断头路不成?孙习民不无悲哀地想。

……京城,决定燕省重量级人物命运的政治局会议,正式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