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拉拢和分化(第2/4页)

开发商为了利益,为了满足搬迁户的各种有理或无理的要求,或是为了满足市里提出的各项条件,绝对会严格控制回迁户楼房的成本,其中内幕要是全部揭露出来,绝对令人触目惊心。所以夏想出于长远考虑,不仅仅是他身为区长的责任,也是他成立江山房产的初衷之一,他就让江山房产开发经济适用房和回迁房,并且严令萧伍控制工程质量,绝对要对所有楼房一视同仁,不以次充好,不偷工减料,等等。

夏想想起后世越来越多地揭露出房地产的黑暗,就十分痛心。不提号称国际大都市的一栋高层从根部如甘蔗一样齐齐折断,被人称之为楼脆脆,就说经过专家的研究和论证才发现,国内的建筑寿命多半不超过30年!

30年,老百姓用一生的积蓄和血汗钱买了一套房子,表面上国家承诺有70年的使用权,但谁能想到30年后房子会因为老旧和安全问题会被强行拆除?如果30年后突然有几千万人的房子成为了危房不能居住,再让他们必须重新买房的话,夏想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老百姓被欺诈得太多了,完全成了一块所有人都可以割上一刀的肥肉。只可惜,中国老百姓不是肥肉,而中国自古至今就从来没有实现过国富民强,从来都是国家富裕而民生不富足。为什么?因为钱都流入到了少数人的手中。

既然他当上了一区之长,就是一个真正的父母官了,就要为治下的百姓谋取福利,尽可能地照顾到方方面面。就算因为能力的原因有的地方无法顾及,至少他也要努力一把,至少也要问心无愧才好!

夏想心潮起伏,由现今百姓被新三座大山压得气喘吁吁,几乎没有一天安宁想起,深感肩膀之上责任重大。他无力改变体制,无力改变大方向,但至少能在他任期之内,在他的辖区之内,不让教育改革产业化,医疗体制商业化,房地产业商品化三种如泰山压顶一样的重担压倒每一个家庭的卑微的希望。

也是最后的希望。

正浮想联翩之时,有人敲门。

是区政府办公室主任金红心。

金红心年纪不大,33岁,人长得挺有官相,走路时也是昂首阔步,给人的感觉很威武,不过他脸上的笑容却给人的感觉很真诚,总之是一个给人第一眼印象就感觉良好的人。

金红心作为区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在工作上是和夏想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一般而言,政府办公室主任都是政府一把手的人,即使不是心腹,也会是十分信任的人,如果得不到区长的信任,要么被架空,要么会被换掉。

金红心深知他想要坐稳办公室主任的位子,必须获得夏想的认可,他暗中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比如替夏想安排好了司机和专车,替夏想布置好了办公室,总之夏想想到的,他一定得提前想到。夏想想不到的,他也得想到。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很关键,也很难做,最考验一个人承上启下的能力和八面玲珑的眼光,用一句形容就是,左手拎茶壶,右手拿文件,随时看领导眼色行事。

金红心刚才被康少烨叫去谈了谈话,副书记有事召唤,他不敢不听,虽然康少烨并不是他的直接领导。谈话的内容出乎他的意外,康少烨话里话外的意思暗示金红心,让他在夏想面前推荐汤文举担任夏想的秘书,只要金红心能递上话,康少烨的意思是,就会记住他的好。

金红心知道他该跟紧谁的步伐,更知道在夏想面前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夏想有没有深厚的后台他不管,他只知道的是,才28岁就担任了区长的人,肯定是一个极有政治智慧的人。而且如果他讨不了夏想的欢心,就别想坐稳办公室主任的宝座。

所以金红心一见夏想的面,就委婉地说出了康少烨找他谈话的事情。

夏想早就能猜到康少烨会找金红心暗示什么,他故意向康少烨提出金红心的名字,就是有意让康少烨替他试探一下金红心。因为他不清楚金红心的立场,是跟紧他的脚步,还是别有用心?

基本上一个简单的秘书人选问题,在夏想出神入化的手段的点化之下,成功地离间了康少烨和傅晓斌之间的关系,还借康少烨之手让金红心表明了立场,完全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夏想就对金红心的表现还算满意,就点了点头,说道:“红心,看你年纪不大,名字起得挺有意思,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含义?”

金红心吓了一跳,不明白夏区长此话只是拿他的名字开玩笑,还是另有所指,暗示他立场不稳?金红心就忙一脸严肃地说道:“我爸说,当时给我起这个名字,确实是想让我长大之后,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过经过我自己的成长和感悟,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就是一颗红心,坚定立场,认准方向才能保证不会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