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一箭双雕(第2/4页)

“肯定会有人要问,有投资不是成功吗?不对,要看投资的附加条款,以及投资双方是不是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我们将辛苦几十年建立的胶片基地,被柯达用15美元就完全地据为己有!在座的诸位应该都清楚,彩色胶卷技术看似平常,实际上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掌握这种技术,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而达富又是国内此项技术最先进的厂家。现今和柯达合资,是不是可以说,彩色胶卷技术被柯达只用15亿美元就买到了手中,也就是说,只要柯达下一步再追加投资,只要达富见钱眼开妥协的话,一旦柯达控股,那么达富将会成为美国的达富,中国就可以从世界上三个掌控彩色胶卷技术的国家之中除名了!”

“哄……”

现场一片议论之声。

“15亿美元就出卖了达富的品牌,简直是卖国行径!”

“夏想是什么人,怎么会做出这样无耻的事情?简直就是民族败类!”

“汉奸!”

“是被柯达收买了吧?怎么能做出这样的短视的行为,燕省难道没人了?怎么能让一个27岁的处级干部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怪不得没有什么成绩出来,夏想不是好大喜功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腐败官僚!”

夏想一脸苦笑,得,被程曦学成功地将众人的怒火引到了他的身上,他何其不幸?辛苦工作不但没有得到回报,先是被人设计陷害,现在又被程曦学树成了靶子让众人口诛笔伐,夏想哭笑不得。

当然,心中也是怒气渐生,程曦学可以就事论事,可以指责产业结构调整的弊端,但却对他人身攻击就不对了,有失身份。不过再一想其实程曦学也并没有刻意对他攻击,程曦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让大家都对某一件事情深恶痛绝,同时又含蓄地点明,事情是由他主导而成。

自然而然,他就成了众人发泄怒气的对象。

不止夏想怒气难平,邹儒也是动了肝火,他低声对夏想、范铮和严小时三人说道:“等一下提问的时候,看我不和程曦学辩论辩论,一定让他下不来台!太过分了,他明知道夏想是我的学生,还敢胡言乱语,难道是觉得我邹儒好欺负?”

范铮和严小时一齐说道:“我们师徒四人一齐上阵,一定可以把程曦学反驳得落花流水。”

程曦学见他完全掌握了局势,虽然表面上一脸镇静,假装他公正无私,并非刻意针对夏想本人,但见成功地将火烧到了夏想身上,还是有点沾沾自喜,心想对不起了夏想同志,不是非要贬低你,谁让你是燕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人,不打压你又打压谁?枪打出头鸟!

程曦学稳定了一下情绪,对今天演讲能否获得巨大的成功,充满了信心,然后继续进行演讲:“在我看来,产业结构调整并不一定是要针对新兴的项目,或是高精企业的合资——将老旧的国企盘活,将落后的国企救活并且推向市场,才是正道。比如单城市有倒闭破产的棉纺厂,有半死不活的将台酒厂,还有一个垂死挣扎的复印机厂,都可以借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展翅高飞,为什么在高瞻远瞩的领导们的眼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春风,就度不了他们的玉门关?”

“宝市也有许多零散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厂家,如果能将他们化零为整,作为未来的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太阳能产品,不但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也有更大的社会效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什么也没有人推广,或是从中牵线搭桥为他们引进外资?而偏偏去做空中楼阁的文化旅游项目,偏偏去投资一个酱菜厂,个人原因,就非常耐人寻味了……”程曦学有意引导别人去猜疑去朝不好的方向联想,不明说,但还是有意去误导,煽动别人对夏想产生不好的印象。如此举动在夏想几个看来,就确实有点其心可诛了。

随后,程曦学就此做了总结性发言:“产业结构调整是好事,但也有其巨大的局限性,而且在现阶段只适合在南方沿海的发达省份试点推广,并不适合在国内大范围的试点。内陆省份因为其自身的地域局限和观念认识上的保守,在推广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之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个别主导者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原因,或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借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广,实际上是在加剧国有资产的流失,毁掉原有的知名品牌,只拿一些并不能产生真正的效益的虚假项目来取得表面的政绩,为自己谋取升迁的资本……我的观点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应该慎之又慎,不宜再在内陆省份继续推广!”

掌声,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