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两军交战,勇者胜(第3/4页)

叶石生捏着烟,眼神之中流露出淡淡的威严:“联系不上我?看来,麻秋的工作最近总是出错,我是不是该换一个秘书了?”

崔向没想到叶石生专挑他话里的毛病,一不留神又说错了一句话,得罪了麻秋。麻秋虽然为人诚恳,不多事,但他毕竟是叶石生最信任的人。这下倒好,麻秋以后不记恨他才怪。

“我……其实不关麻秘书的事情,可能是我拨错了电话。”崔向无奈,只好自打嘴巴,又继续说道,“主要也是当时情势急迫,中央首长说了,国家日报之后,还陆续会有其他报纸发表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章,燕省再落后的话,就说不过去了。因为第一波浪潮是国家媒体,第二波浪潮就是国内各省的媒体,燕省离京城最近,又正在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应该跑到其他兄弟省份的前列。”

“中央首长?哪一位首长?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以别的名义?”叶石生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中,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向。

崔向本来以为只是含糊地一提中央首长,叶石生就会立刻软化立场,不再穷追不舍,不想他不但没有流露出足够的敬畏之意,还非要追问中央首长的名字,崔向就不免暗暗嘀咕,叶石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底气了?不应该呀,他向来是最听京城之话的省委书记。

崔向一时犹豫,琢磨着该不该说出付家的后台和程曦学的幕后之人时,叶石生却又及时地转移了话题,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追究责任也无济于事了,就不要再提了。”

崔向心中一喜,叶石生软化了,果然关键时刻他又顶不住了,看来,燕省日报事件算是过关了。此事可大可小,只要叶石生没有任何表示,就会在省委中造成共识,就是叶书记虽然是一把手,但控制不住宣传口,掌握不了大局。如此一来,向他这个副书记靠拢的人会慢慢增多。

谁都想找一个说话有分量的靠山,在省委里面如何立威?就是在一件件事件的累积之中,看谁说话管有的次数多,谁的身边的人就会越多。

“既然燕省日报发表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置疑的文章,肯定也有赞成的声音,我和睿恒、升平以及锦松刚才开了一个碰头会,确定了一下今后领导小组的工作重点,决定安排葛山同志兼任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指导领导小组以后的宣传工作。在宣传方面,领导小组做得还远远不够,葛山同志有宣传方面的工作经验,正好由他来应对宣传问题,制定宣传策略,组织撰写辩论文章。有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置疑,我们就得拨乱反正,为产业结构调整正名!”

叶石生掷地有声,大手一挥,以一副气壮山河的气势说出了一番令崔向心惊肉跳的话。

崔向才明白,叶石生不是对日报事件既往不咎了,而是先将此事轻轻放到一边,再抛出他的举动,意思是,只要崔向反对,他就会再提日报事件——政治,就是一种有来有往的交易!

叶石生要组织力量撰写反驳文章,要效仿邹儒和夏想的举动,在燕省也来一场宣传战?什么时候叶石生变得这么聪明这么有勇气了?他就不怕辩论会输,输了之后会对他的声望以及权威会大有影响?叶石生的自信从何而来?

崔向心中疑惑,就不免有些迟疑,拿不定主意。

叶石生却不等他深思,又说:“葛山同志到领导小组,只是内部调动,没什么问题的话就这么定了。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和睿恒、升平还有锦松都一致认为,丰利同志不再适合担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一职,经研究决定,拟任省委老干部局局长……”

崔向本来是一直站着说话,猛然听到叶石生说出上述一番话,顿时一惊之下,竟然一下没有站稳,坐在了后面的沙发上。

叶石生见崔向终于被他的镇静自若镇住,露出了惊惶失措的一面,不由暗暗得意,微微一笑说道:“说了半天话才发觉原来崔书记一直在站着,怎么这么见外?”

崔向坐在沙发上,心里仍然砰砰跳个不停。叶石生好手段,一回来就抛开他开了一个碰头会,定下了两件大事,件件直指燕省日报事件。葛山兼任副组长,明显是要占领媒体阵地,夺回发言权。将丰利从省委宣传部搬开,显然是针对马霄的报复,要安插自己人进宣传部。

好一手移花接木的手段!

片刻之间,崔向感觉到后背之上汗流浃背,竟然湿了一片。

不过他又瞬间冷静下来,微一思忖,立刻说道:“丰利同志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时间不短了,突然调到老干部局,于情于理都不好交待,我怕他情绪上不好接受,要不先缓一缓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