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因势利导(第3/4页)

好一个夏想夏处长,也不事先说明一下,可不兴这么玩人的!要是早早说出省长公子,还用得着这么费力绕个大弯吗?直接开口不就得了。现在许多官员,都是明码标价,想要办多少事,他就收多少钱。

齐亚南的心怦怦跳个不停,能和省长公子结交并且走近,对齐氏集团以后面向全省发展的战略,绝对有利。夏想一声不吭送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还有意送得不动声色,让他心甘情愿。

他微一思忖算是想明白了,夏想也不是有意瞒他,也不是要测试他的诚心,而就是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向范铮示好,此时的500万,相当于在知道他的身份之后的2000万。

因为如果知道了范铮的身份,哪怕出钱再多,也有别有用意的嫌疑。现在则不同,现在不清楚范铮是何许人也,就开口抛出500万,相当于认可他的人,认可他的能力,也间接地给了夏想天大的面子,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齐亚南就对夏想的感激之心无以言表,想起和夏想认识以来,夏想该帮他的帮他,却几乎没有要求他做过什么,更没有象别的官员一样,直接索取回报,心中就对他更多了敬佩。

齐亚南脸上堆满笑:“夏处长,这个,这个太意外了,怎么不早说?范老弟,不,范先生是范省长的公子,让我多失礼。”

夏想没说话,笑着看范铮。

范铮笑着摆手:“看,亚南又见外了不是,叫什么范先生,范老弟多好听,我也爱听,以后就叫我范老弟,否则我不应你。”说话间,他冲夏想微一点头,“夏哥不让我说,也是我自己想争口气,不想事事靠我爸。以后大家就是朋友了,有难同当,有钱同赚……”

齐亚南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知道经此一事,不但他卖了夏想面子,被夏想进一步认可,连范铮也接纳了他,而他付出了才是区区500万,太值了。就算500打了水漂,他也没有一句怨言。

齐亚南却没有想到的是,用不了多久,他投资的500万就给他回报了怎么样的惊喜!不但让他和范铮紧密地绑在一起,也让夏想对他另眼看待,同时,还有一份丰厚的利润回报。

自此,齐亚南对夏想的钦佩上升到了人格的高度。

夏想从中撮合了齐亚南和范铮之间的合作,也让范铮非常满意。如果夏想一开始说出他的身份,他也就没有了一份惊喜,就算齐亚南肯出一笔钱,也是看在他爸是省长的面子上,是认为以后有利可图,而不是真心结交他这个朋友。夏想在最后才点明他的身份,有画龙点晴之妙,让他非常满意,心中一直赞叹夏想巧妙的手腕。

既让对方出了钱,又让对方口服心服,才是真正的高人。一开始就摆明身份,齐亚南就不会用心去分析市场前景,不是以合作的姿态出钱,而是以收买的角度出钱,性质完全不一样。范睿恒也再三叮嘱他,高建远前车之鉴,不得不察,必须一切以市场为准则,适当的照顾可以,但最终还是要向市场要效益,否则,他宁肯不让范铮经商。

夏想深谙人心,也深知范睿恒心思,所以他能煞费苦心地诱使齐亚南出资。当然,夏想的最大依仗就是他认定酱菜厂项目可以赚钱,不会亏齐亚南,也让范铮有利可图,而且,也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可谓一举数得。

虽然说宝市还有许多项目都有不错的前景,比如说风顺蓄电池,比如说新兴的太阳能项目,但因为投资大见效慢,不适合范铮进入。范铮现阶段没多少资金,范睿恒又有暗示不能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当然就算范睿恒同意,夏想也不会助纣为虐——所以只有从小处入手,以小搏大,慢慢发展起来。

还好,本来夏想还捏了一把汗,以为范铮以前和高建远玩过房地产,眼界高了,会看不上几百万的小打小闹,没想到,范铮学了两年经济学,人成熟了,眼界也宽广了,心思也活泛了,进步不小。

夏想和范铮站在门口,看着齐亚南的车远去。范铮拍了拍夏想的肩膀,感慨地说道:“日久见人心,夏哥,好样的,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你以后也别当我是省长公子,就当我是你的学兄——虽然我比你小,不过我入师在前,你得叫我学兄,呵,我们以后师出同门,再加上脾气相投,能不能成为好朋友?”

可以说范铮这一句话就落实了范睿恒当时的承诺,当时范睿恒只是一说,抛出了诱饵,他是不是真为夏想引见邹儒,还要看夏想是不是能把事情办好。现在再次听到范铮自称学兄,夏想就知道事情成了。

“能,当然能!而且只要你能学以致用,踏实做事,范铮,我相信你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做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