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主动出击(第2/7页)

当时国内正面临着第一次改革的阵痛,在是继续改革还是维持现状的选择下,钱锦松选择了维持现状,结果很快就有一次伟人的南巡讲话,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路线,他再一次站错了队伍。这一次不是形而下的阵营的队伍,而是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队伍——钱锦松再一次被闲置。

一放,就是又一个10年。

人生有无数次选择,但至关重要的往往只有一两次,甚至只有一次!钱锦松两次错失良机,他痛定思痛,仔细研究国内的政策走向,摸清了国家的大方针大方向,虽然身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也正好每天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来提高理论知识和水平,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还是让他抓住了机遇,空降到了燕省当上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如今,机遇又来临了。”钱锦松用筷子指着一盘宫保鸡丁说道,“宫保鸡丁是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正是因为它里面配料多,总有人爱吃其中的一种,所以在西方国家影响最广,几乎成为中国菜的代名词。如今燕省的局势就如同一盘宫保鸡丁,有人看到的是鸡丁,有人看到的是辣椒,还有人看的是花生,都各说各有理,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最正确,到底谁的看法正确呢?其实都对,又都不对,你说为什么?”

钱锦松笑着看向夏想,显然是要考他一考。

夏想明白了,钱锦松也是敏感地从目前燕省的局势上,嗅着了一丝机遇,他找到自己,也是因为自己是导火索的原因。

夏想微一沉思,笑了:“对或不对,燕省的人都说了不算,上头说了才算。所以大家都认为自己对,也是在下注,在赌上头的喜好。”

钱锦松面无表情,显然对夏想的回答不太满意,问:“只是猜测上头的心思,没有别的了,还有没有?”

“有。上头的心思也代表了政策的走向,其实也不用刻意去猜,只需要留意现在的新闻和内参上的重点文章就可以了。”夏想说出了心中所想。

钱锦松脸上微微有了笑意:“那么照你说,燕省这一盘宫保鸡丁,重点落在什么上面?”

看来,钱锦松也有意在即将到来的浪潮之中,搏击风浪,站在风口浪尖之上。

夏想就知道,今天这一顿饭不太好吃,果然,钱锦松的问题非常犀利,也很难回答。虽然他也能猜到钱锦松可能是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因为他不是燕省土生土长的官员,没有太多的顾忌,而且又经过多年的沉寂,他已经对国家政策的风向比较了解。

只是自己还不敢确定钱锦松的后台到底是谁,他就算是产业结构的坚定的支持者,也未必会和自己站在同一方,所以是不是真实地说出心中想法,夏想多少有点顾忌。主要是他摸不清钱锦松的真实意图。

“燕省人口味偏重,喜欢盐多酱油多,不爱吃辣。可能也正是如此,燕省人才比较保守,宫保鸡丁如果在燕省本地的饭店来做,一般辣椒会少放,不过现在看来,可能有人希望燕省这一盘宫保鸡丁多一些辣椒才好吃。”夏想犹豫一下,还是含蓄地点出了心中的想法。

钱锦松赞赏地点点头:“那你的看法呢?”

辣椒代表着激进,代表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夏想也是支持打破燕省现在的陈旧气息,勇于向前迈进一步的,毕竟照此发展下去,燕省会越来越落后于其他省份。

“一下加太多辣椒也受不了,也要考虑到一个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毕竟一个地方的人的口味不是一下能够改变的,要循序渐进才好。”夏想关于如何在接下来的机遇中,寻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契入点,已经差不多想好了对策,但对策是自己的机遇,绝对不能透露给任何人。

当然包括钱锦松。

对于钱锦松提出的问题,夏想只是泛泛而谈。钱锦松听了也是连连点头,夏想能看出局势的关键点就已经不容易了,他才不会认为夏想会针对燕省目前的局势,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夏想不过是办公厅下属的信息处的处长,怎么会有纵观全局的眼光?

钱锦松也认可夏想的说法:“易部长也说,其实现在是不是调你入京已经无关紧要,因为想要调你离开燕省省委的人已经收手。但现在外经贸部不收手,只是以此有契机,敲打燕省,随后还要召开一系列的会议,再对燕省的经济产业结构提出批评,为何副总理的视察造势!”

尽管早有猜测,但听钱锦松亲口说出,夏想还是微微吃了一惊。